《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第四十九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4/5)

   这连政治联姻都算不上。

    而且,人家裴氏那般好歹还有娘家前后照应,武都尉这边,哪怕是大婚当天,也堪称“门前冷落鞍马稀”。

    永宁坊的几个邻居一大早过来送了贺仪,然后只派了几个小辈过来观礼,算是维持一下彼此的体面。

    某家后宅之中。

    一名身着华服的少年正在耐心的等着婢女给自己打扮,同时好奇问道:

    “母亲,为什么你们不去啊?”

    在他旁边看着的中年贵妇嗔怪道:“那武安名声有多差,你也不是不知道,昨日郑家婶子还说那厮好色如命,你叫我去作甚?”

    “啊?”

    少年愣了一下,认真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亲娘,疑惑道:“就算再急色,也不至于对您犯错吧?”

    “我看你是想死了......”

    中年贵妇把儿子锤打起来。

    在他临走前,她又拎着儿子的耳朵吩咐道:“那武安府上估计也不会来多少人,你到那边,尽量帮人家撑撑场子,虽说你父亲不肯去,但我们总得知礼数,给人家一个面子。”

    少年捂着头问道:

    “就算那武都尉是天后跟前的新贵,可父亲也是五品官,儿子哪里用得着巴巴的过去给他当台阶踩?”

    “你懂什么?”

    做娘的只觉得心累,又是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

    她低声道:“我还听说一件事......”

    “啥事?”

    “那武安,其实不是武氏子弟,而是天后的......”

    片刻后,少年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满脸惊愕。

    “果真如此?”

    “所以嘛,现在我们家顾忌你父亲的名声,不好明面上和他太过亲近,但你要是把这人情给弄好,让他舒服了,也就是让天后娘娘高兴......那也是天大的好处!”

    “母亲放心,儿子明白了。”

    “这就对了,估计那武都尉今日也没什么客人,你过去只要客气一些,说点好听的,这人情好弄。”

    告别了母亲,少年开始出门。

    住在同一座坊内,路途不远,走几步过个街就到了。

    “烦请通报,崔家二郎过来给武都尉贺喜。”

    贺仪是一大早就送过来了,所以少年也不觉得两手空空的登门拜访显得失礼,而且他一进门,就看见了同在永宁坊的几家“住户”的小辈,彼此之间都认识。

    果然,这位武都尉在朝中也没什么朋友的样子。

    不过他也没有家人吗?

    少年想起母亲的话,表面上应付着周围那几个愚蠢的同辈,心里则是寻思着过会儿该怎么优雅而不失体面的过去帮衬帮衬这位武都尉。

    没过片刻,他悄然离开侧厅,在偌大的国公府里探头探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走。

    恰好这时候,他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的青年正坐在一处亭子里观雪喝茶,样子潇洒的一塌糊涂,连忙走过去想要攀谈,刚到跟前,却立刻被几名大汉拦住。

    青年瞥了他一眼,挥挥手示意放行。

    少年整理了一下衣服,也不恼火,而是在青年面前大大咧咧的坐下,问道:

    “兄台今日也是来给武都尉贺喜的?”

    青年微微颔首,喝着茶不说话。

    “那我们今日也算是有缘了,”少年热情道:“在下与武都尉乃是一墙相隔的邻居,阁下是否也是住在这永宁坊里的人?”

    “为什么这么问?”

    青年开口了,声音平静。

    在人家这儿做客,少年当然不会蠢到把母亲说的那些八卦当谈资抖落出来。

    他略略一想,便笑道:“武都尉其实为人至诚,在我们坊间的名声是极好的,在下母亲也时常夸赞他是个顶好的人。”

    “哦?”

    青年的脸色有些诡异,淡淡问道:“可我却听说,这位武都尉在民间名声不大好的样子。”

    坐在人家家里嘲笑主人,这人懂不懂礼数啊?

    少年的笑容僵了一下,在心里鄙视了一下对方,只能继续吹捧道:

    “那都是瞎传的,武都尉为人极好,平素又忠君爱国,别人不知道,我与他做邻居,难道还能不知道?”

    “真的假的?”

    “那还能有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