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第一百九十九章 燕国求援(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燕王朱棣在北方进行了勤王宣誓,各路人马争相响应,一下凑出二十万大军。

    原本这是大好事,但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一天的粮草就不是小数目,所以此战就需要速战速决,一旦拖延下去,朝廷不怕,但燕国拖不起。

    因为天下产粮之地多在南方,北方虽然平原田亩占多,但灾荒不断,且没有高产良种,所产粮食交完赋税,仅够百姓日常活命而已。

    所以天下每逢大战,多是从南方水运调粮。

    现在就更不同了,因为高产良种的出现,江南以南地区的粮食就更多了,从后勤来讲,简直碾压北方。

    但现在摆在朱棣面前的关键问题却不是粮食,而是北方草原的蠢蠢欲动,整个天下都在关注着大明的内乱,一旦燕国内部空虚,北方草原肯定不会放过南下的大好时机。

    姚广孝出了一个主意:找关中帮忙,请逍遥侯出面压制北元。

    朱棣皱眉道:“他会帮忙吗?而且关中那点兵力,能压制住北元?依本王之见,还是留下五万兵马驻防,本王带十五万足够勤王了。”

    姚广孝劝道:“殿下,若是京城无将,别说十五万了,即便是五万,贫僧也并不担心。”

    “但现如今秦王有陛下在手,许多文武都投效了他,汤帅跟西平侯都折在京城之外,您不可大意。”

    朱棣不忿道:“那是汤帅跟英哥小瞧了新式火炮,我燕国有自己新研制的火炮,威力不弱于京城的,加上我们优胜于他们的五万骑兵,本王想不到此战有什么悬念?”

    “当初是因为师出无名,如果早有玉玺在手,汤帅跟英哥、大茂哥也就不用牺牲了。”

    “军师,来不及多耽搁了,必须速战速决,否则西南不稳,老二万一派人先收了西南,咱们无法两面夹击,可就真的危险了。”

    “我给你留下五万兵马守城,不求你们能退敌,只要能顶住两月,城池不丢,就算你大功一件。”

    姚广孝看拗不过,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可私下里还是给关中去了一封求援书信,甚至为了讨好黄易,他派去送信的是王不留。

    没错,当初王不留被秦王朱樉派来燕王府谋害朱棣,没想到却扑了个空,甚至还被姚广孝识破了计谋,除了王不留,其他随行之人全被处死。

    知道王不留是逍遥侯的徒弟,无论是看谁的面上,姚广孝都不可能杀王不留。这不,竟然还真派上了用场。

    ……

    关中联合衙署,黄易看着长大成人独当一面的王不留,这是自己的首徒,虽然不是最出色的,但却是跟自己最久的。

    师徒见面倍感亲切,两人都是五味杂陈。

    王不留看着坐轮椅的师父,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恩师!您受苦了。”

    磕了个响头,再起身的时候,早已泪流满面。

    黄易也眼角湿润,连忙让身边的李大嘴把人搀扶起来。

    “大嘴,这是你大师兄王不留,快把人扶起来。”

    “当初一个半大小子,多年不见竟然也长大了,听说你孩子都多大了,还这般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起来,擦擦眼泪,这是为师在关中收的徒弟李大嘴。”

    二人相互见礼,黄易没有询问对方来意,反而招呼王不留,“不留,到了关中就是到家了。过来,推我去让你师娘见见。再给我说说这些年你的经历。”

    王不留抹了一把眼泪,连忙上前,李大嘴主动说道:“师父,我推着您吧,大师兄刚回来,不熟悉衙署的路,让他陪您说话。”

    王不留却坚持道:“师弟,多年不在师父身边侍奉,该我尽孝的。”

    黄易笑着说道:“大嘴,路我会指的。今日高兴,你亲自去做顿家宴,迎接你师兄。”

    李大嘴领命去做饭。

    王不留很不解,“师父,师弟不是你的护卫吗?怎么让他做饭?”

    黄易呵呵笑道:“不愧是我的徒弟,眼力不错。看来你虽然从了医道,但武艺并未落下。”

    “大嘴是护卫不假,但最初收徒的时候,我是看中他厨艺天赋的。”

    “原本以为他这辈子,会在小地方做个厨子快活一生的,没想到竟然有一天我会自立关中。”

    “现在住的是秦王府,总不能让他给所有人做饭吧?所以就给我做个护卫,平时给自己人做家宴的时候他下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