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第二百八十九章 拆东墙补西墙(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徐妙云惊呆了,“你拿他们存入的本金,每月支付他们的红利,那等五年、十年后,存款合约到期,人家来取走本金的时候,你拿什么给他们?”

    黄易耸了耸肩,“我压根就没打算兑现给他们。”

    什么?你……怎么可以这样?

    黄易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夫人,关中跟大明是什么关系?”

    这个……

    那还用说吗?敌对关系。

    “这不就得了?我派人去骗敌国的钱,到期之后还用还吗?是不是骗的越多越好?而且毫无心理负担。”

    我这……

    徐妙云傻眼了,好像、好像是这个道理。

    “可是……京城就无人看穿吗?”

    黄易笑着分析道:“当然有人看穿,但这是阳谋,除非他们跟燕王朱棣一样,闭着眼睛拒绝,否则根本低挡不住诱惑。”

    “因为表面上看,我的确是每月都在兑现红利,如此一来,所有储户都会认为我拿着他们的银子,背地里赚了大钱。只要不暴雷,我就能一直每月兑现,谁能给出证据说我在骗人?”

    “再说了,鱼塘里利益熏心的鱼儿们,早就被赚钱冲昏了头脑,自己会骗自己,谁会相信所谓的真相呢?”

    鱼塘?鱼儿?徐妙云听得云里雾里。

    黄易解释说道:“我们开个钱庄就是鱼塘,宣传拉人来办存款业务就是养鱼。”

    “夫人,假如你存了一千两银子,每月按时分红给你,你看到每月的收益,会不会心动?觉得一千两才赚五两十两?是不是有点少?我如果多存点呢?”

    “存一万两,一个月就有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收益。”

    徐妙云皱眉道:“一万两?普通家庭可没这么多银子。”

    黄易笑了,“我压根没打算做普通家庭的买卖,我这里来的都是达官显贵,王侯将相,他们哪个没有封地食邑?一年不说俸禄,单单私产田亩的产出少说都得万两起步。”

    “夫人,你当年执掌魏国公府的财政大权,魏国公府有多少土地田亩、库房有多少存银?”

    徐妙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当我存了一千两银子看到回报后,就会想存一万两银子,甚至几万两,乃至几十万两。”

    “这就跟养猪一样,从小猪慢慢养大,直至最后养肥了过年宰杀!”

    “所以这个叫杀猪!”

    黄易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关中大都督,一点就透!”

    徐妙云给了一个白眼,伸出手指推了一下,“你怎么能这么坏?”

    坏?可是往我钱庄存款的人,都说我是善财童子大好人呢。

    等等!

    “如果将来银子都发出去了,无法兑现怎么办?”

    “那就拉拢新人入行,用新存入的银子,给旧用户发红利,这叫拆东墙补西墙。”

    “如果没有那么多富有的新人呢?”

    “实在不行就找个由头开战,一旦开战,双方互为敌国,我们可以没收一切敌人的资产。兑现?让他们找阎王爷兑现去吧,过年我烧给他们。当然了,徐家的我会如数兑现。”

    “可是钱庄开设在江南,你怎么没收?他们会直接查封钱庄,抢了银库吧?”

    “对呀,那就把钱庄给他们,我们安心开炮打仗。反正钱庄里的钱全都当作红利发出去了,空空的银库,爱查封就查封呗。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倒打一耙,说银库的银子全让朱家查封之时偷运走了,是朱家不兑现……”

    这也行?你怎么这么多鬼主意?

    黄易:你不是说喜欢我坏吗?

    ……

    北燕这边也收到了关于长安钱庄的情报,朱棣跟姚广孝跟秦王朱樉的看法一样,肯定有诈。但具体怎么诈,他们猜不到,毕竟现在每个月钱庄都在照常兑付。

    其实不止每个月,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下去,除非关中提前动手,或者转移钱庄的库银,否则五年之内不可能暴雷。

    一件事情如果是个短期的骗局,或许很容易被人看穿。

    但如果一场骗局持续了五年都在正常发展,那谁敢说自己一开始就能看穿呢?假作真时真亦假,怕是到那时,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个骗局。

    大明的权贵多数在南方,所以北燕拒绝长安钱庄,对长安钱庄影响并不大,但燕王的民望却再次下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