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第44章 还怪谦虚的(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夜色渐深。

    汉武帝离开长信宫,只是他站在长信宫外很久,最后深深回头凝望着夜幕下的长信宫,嘴角竟勾勒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回宫吧。”

    汉武帝吩咐完毕之后,很快便抵达未央宫宣室殿。

    今晚他没有去尧母宫看望赵夫人和刘弗陵,独自坐在宣室殿内翻阅着史料。

    春秋战国齐国篇,晏子春秋等等关于记录晏子的史料他都翻阅了一遍。

    内宦不断弯腰捧着古籍史料过来,汉武帝看完后随手丢在大殿,内宦又忙碌收拾,忙的不可开交。

    直到汉武帝眼皮已经开始打架,却始终没找到晏子什么时候提出过‘以工代赈’的理论。

    他最终无力的挥挥手,示意内宦和婢女离去,这才咬着牙不满的道:“混账玩意!”

    “欺骗朕!”

    什么晏子提出的理论,狗屁,朕怎么没看出来你小子还这么谦虚哩?

    午夜过后,汉武帝才去入睡。

    这一夜睡的很好,也是昨夜折腾的实在太累,直到日上三竿汉武帝才起床。

    老了,不似年轻时,熬个夜丝毫没有影响。

    汉武帝直到现在都感觉头皮有些隐隐疼痛,如针扎一般,全部都拜他好孙子所赐。

    “去召桑弘羊和上官桀过来。”

    汉武帝随口对外吩咐,然后便跪坐在案牍前喝着橘水,汉武帝寻日除了喜欢喝酒,大多时间都喜欢喝橘皮泡的水,有术士告诉他此法可以延年益寿,虽不知真假,但喝时间长了,便也习惯了这种味道。

    没让汉武帝等候太久,大司农桑弘羊和少府上官桀齐齐抵达宣室殿行礼站定。

    汉武帝主动开口询问道:“两位可曾听过以工代赈?春秋齐国晏子提出的赈灾理论?”

    秦汉初期的时候,少府的职能是高于大司农的,两者都隶属国家财政机构体系。

    不过汉武帝做过经济改革,最后让少府只担皇室内部的财税官,将大司农划分出去,统管天下财政。

    桑弘羊以冷漠著名,财政能力极强。相较于他来说,上官桀不仅武力突出,还有几分圆滑。

    比如一次汉武帝生病,那时上官桀是马官,等汉武帝病好后去上林苑看自己心爱的宝马,却发现宝马全部都瘦了,于是质问上官桀,是不是以为自己要死了,所以才懈怠养马的工作。

    上官桀给出的回答是陛下身体不适,他哪还有心思养马,虽然意思都一样,只是换了说法,更突出上官桀的忠心罢了。

    这就是上官桀的圆滑处事做人之道。

    两名大汉的内外财政官,现在都一脸迷茫,能入主中央,成为汉武帝身边重臣,两人都是有才学饱读诗书之人。

    可现在也被汉武帝给问住了,纷纷摇头道:“微臣等才疏学浅,尚未听闻过。”

    汉武帝微微颔首,又道:“关中这场大旱,虽免除了赋税,但依旧有流民灾民,你们都与朕抱怨,说你们手里都没钱,无法赈灾。”

    “钱呢?”汉武帝盯着上官桀问道。

    上官桀忙不迭弯腰行礼,躬身道:“回陛下,甘泉宫几处行宫要修缮,还有陛下去年要求在长安建一座五畤庙尚未动工……”

    上官桀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是没钱,钱都有预算,想要少府拨款,得你陛下点头才行,他做不了这个主。

    关键陛下你又不点头,这点小民的命,哪有宫殿庙宇重要?

    当然了,这些话上官桀也只敢腹诽,但凡多说出来一个字,以汉武帝的性子,他现在就能被拉出去砍了。

    到今年,汉武帝的集权已经达到了巅峰,满朝文武已不再是他的臣僚、与他并肩治国的臣子,而是奴隶、家臣!

    汉武帝又将目光投向桑弘羊,桑弘羊忙道:“陛下,北军的军费已经捉襟见肘,实在抽不出多余的钱。”

    要么陛下您放弃对匈奴的部署,这样可以实现灾民的救济。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汉武帝淡淡的对上官桀道:“你少府修宫殿庙宇,勿要征召徭役,从关中这一批灾民中征调,让他们负责建设宫殿庙宇,你负责定时定点发放一日三餐。”

    “此为以工代赈。”

    等汉武帝说完,桑弘羊和上官桀皆都一愣,惊愕的道:“陛下英明!”

    两人从未想过这一层,此一时听来,顿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