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76章 乱且则安,水镜别院(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陈氏主脉,当代官渡公罢官而去的事情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人都对此表示不可置信。

    陈氏怎么会罢官呢?

    陈氏怎么能罢官呢?

    这种声音包括在陈氏的诸多子弟之中,都有着不少,但正如同陈元不会去干涉、改变他们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无法改变陈元这位当代陈氏家主的想法。

    倒是漠北陈氏与会稽陈氏对于陈元的决断表示了些许的惋惜,并且在暗中来了信件,询问陈元是否是知道了些许什么。

    陈元并未曾隐瞒,反而是将能够说的全都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传达给了漠北以及会稽的两脉陈氏子弟。

    他相信,这些人一定能够揣摩明白自己的“含义”。

    而在陈元离开之后,大汉也并未曾瞬间倾颓——毕竟陈氏还有许多的门生故吏在朝堂之上,就算是陈氏的一部分子弟也没有完全撤退。

    或者说......陈氏的子弟、门生们,不仅没有彻底的离开“大汉”,反而是更加多的充盈在了地方郡县之中。

    是的,陈氏的撤退只是在中央朝廷的撤退,在地方上,那些门生故吏则是更多了。

    有了这些人在,即便是大汉朝廷发生了些许什么问题,也无法波及天下黔首。

    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组织真正的核心是什么?

    是那些站在最高处的权贵吗?是那坐在未央宫中发号施令的皇帝吗?

    不,或者说不全是。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绝对不是一个所谓的皇帝,更加不是所谓的三公九卿——这些人只是制定出来合适的政策而已,但即便是没有这些政策,只要有真正的核心继续存在,天下也可以继续正常的运转下去。

    那就是....基层的官吏与更加普遍的黔首。

    一个国家的皇帝如果顷刻之间死了,这个国家会崩塌吗?

    答案是不会。

    一个国家所有的、在国家层面的统治者全部在顷刻之间死光了,这个国家会崩塌吗?

    答案还是不会。

    只要那些基层的、真正在做事的、看顾着天下人、看顾着天下的组织依旧在运行,这个天下就依旧可以运转下去。

    相反的,没有了这些权贵、皇帝的剥削,黔首们只会过的更好。

    因为.....权贵也好,上层统治者也好,他们都是不贡献任何东西的,他们的存在只是趴伏在这个国家之上吸血的蚂蟥。

    仅此而已。

    陈氏在基层官吏的布局,是从当年武德帝后期,甚至是汉武帝后期就已经开始了的,持续了近乎两百年光阴的庞大布局。

    谁都无法在这个时候,扭转这个布局。

    而陈氏的布局,所为的就是这个时候。

    桓帝二十四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大雪凌冽,一片又一片的如同刀子一般落在地上。

    地方朝廷和中央朝廷仿佛是成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大汉一样。

    中央朝廷简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以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为首的士大夫文人集团在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在打架——皇帝自从沉迷于长明烛之后,就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此时是太子监国。

    而太子最信任的一系列宦官集团,集中在一起,便是十常侍了——并不是说这里有十个人。

    其中,最嚣张的、最不可一世的人叫做张让。

    它也是十常侍的领袖。

    除了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外,在士大夫集团内部,杨氏和袁氏也在互相争斗,想要争取一个话语权——而在杨氏和袁氏各自之中,又有着他们的争斗。

    整个朝廷乱成了一锅粥。

    但地方上却不一样。

    地方上暂且来说算的上是一个平和且稳定,陈氏的子弟、陈氏的门生们一边竭尽全力的帮助皇帝种植赤炎黄花,另外一方面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帮助黔首们种植红薯、土豆,以让他们渡过荒年。

    平静与争斗,这是一个独属于大汉的悖论。

    而这样子的悖论扭曲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桓帝二十六年的夏天,随着一场大雨的落下,桓帝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根长明烛”以及“祭祀大殿”终于修建好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夏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