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张角起义,如星火燎原一发而不可收拾,冀州人本身对朝廷怨声载道,都纷纷揭竿而起,杀贪官,赈百姓,直逼洛阳。
朝廷内乱成一团,火烧到眉毛上,汉灵帝才觉得形势紧迫。南有张曼成、彭脱,东有波才、卜已,北有张角、张梁、张宝,成钳子之势,三线出击。汉灵帝坐在那龙椅宝座之上如坐针毡。
“众爱卿,那蛾贼在我大汉八州造反,戮杀百姓,抢夺地牌,南北夹击,威胁我宗族庙堂,众位爱卿有什么法子?”
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说一句话。
“张爱卿,你来说!”
汉灵帝质问张让,把张让吓得退后几步,没有话说。
“平日里,朕对你们情深意重,可到了危机关头,你们一句话都不说,养你们何用?”
张让等人吞吞吐吐,吓得魂飞胆战,汗珠子噼里啪啦只往下掉。
中常侍吕强道:“微臣建议处死唐州,那唐州首鼠两端,名义上归属朝廷,实际上在隔岸观火,一旦形势有利于蛾贼,他必定里应外合,反叛我朝廷!”
汉灵帝觉得在理,着急地险些站起来,他刚想要颁布诏书。左中郎将皇甫嵩急忙上前劝道:“这唐州不但不能杀,而且要重用!《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那唐州最熟悉叛军不过,我们可以利用唐州打击叛军,以敌制敌,以血还血!”
汉灵帝觉得也在理,他看了看吕强,又看了看皇甫嵩,不知道如何是好。
右中郎将朱儁也上前进谏:“微臣同意皇甫将军的建议,知己知己,百战不殆,了解贼寇最深的就是贼寇,用唐州抗衡贼寇,上上之策。”
“万万不可呀,皇上!万一那唐州临阵脱逃,率众造反,会对我天朝之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中常侍吕强依旧不同意皇甫嵩的建议。
汉灵帝只好把眼光转向大将军何进身上,何进也上前进谏。
“皇甫嵩乃将门之后,博读兵法,当下也没有最好的法子,微臣觉得皇甫将军的建议未尝不可,望陛下恩准!”
皇甫嵩曰:“陛下不但赦免唐州,还应当大赦天下,除张角、张梁、张宝、张曼成之外,只要归顺朝廷,都应当予以安抚,方能快速平定叛乱。”
汉灵帝觉得甚善:“皇甫爱卿听旨,朕命你统兵十万……”
汉灵帝没有底气,他不知道朝廷到底掌管了多少军队,他只好看看大将军何进,总不能把御林军也派出作战吧!”
大将军何进也觉得为难,汉光武帝起,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裁军,现在国家军队真正掌握的不到三万,如何对付这八十万之众的黄巾军呢!
“加上御林军也不足四万!”
“那……可如何是好?”
皇甫嵩冷静地说到:“陛下可以颁布诏书,紧急在河内、河南、河东募兵,可以将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校尉所将宿卫兵,统统归到军队管辖!”
这时候,朱儁又进一步进谏:“此一时彼一时,特殊时期得有特殊的法子,危难时节得有迎解难的法子。昔日,吴王刘濞率七国诸侯起兵造反,军队多达五十多万,汉景帝镇定从容,破例起用周亚夫,率三万之众大破联军!”
汉灵帝一切应允。汉灵帝当即处死了“黄巾军”在洛阳的内应,封谞、徐奉被杀,一下子镇住了张让等人,朝廷环境得到了缓解。
汉灵帝现在最宠信何进将军,就认命大将军何进驻守洛阳,兵分三路讨伐黄巾军。
汉灵帝认命卢植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征讨张角、张梁、张宝;朱儁为右中郎将,征讨波才、彭脱;唐州为平寇先锋,听从皇甫嵩调遣,发兵南阳,征讨张曼成。
张曼成听闻马元义被朝廷抓获,怕夜长梦多,就迅速率兵在南阳起义。
张曼成诈称“神上使”起兵造反,攻进郡守府,杀了南阳太守褚贡,占领了南阳城。在其响应下,南阳郡其他县城也纷纷响应,杀县丞,占县城,一时间南阳郡黄巾军起义形势如火如荼,甚至与汝阳彭脱连到一块,满郡尽带黄巾甲。
放下卢植、朱儁不提,单说皇甫嵩率大军征讨张曼成。
皇甫嵩率大军来到南阳城下,看城头黄巾漫卷,秩序俨然有序,皇甫嵩不由得赞叹。
回到营帐,众首领一起商量。
大将秦颉说:“不如屯兵驻守,困死张曼成,等孙坚援军到后,杀一个措手不及。”
皇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