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265章 意义莫名(2/2)

,说的再通俗点,就是说你不学儒学,你就是畜生,不压抑欲望的畜生。

    这让韩佑怎么写,难道写啊啊啊,你说的对。

    如果这么写的话,摆明了是要推崇儒学的,和其他儒生一个鸟样。

    可要不这么写的话,那就是另类。

    其实这个无所谓,就算韩佑敷衍的写上几个字又能怎么样,他本身就不算是儒生,也不推崇儒学这一套,怎么写都无关痛痒。

    问题是第二题,说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

    这明显是玩人一样,怎么评价,怎么理解?

    秦始皇是有功绩的,各朝各代哪个君王没污点,而且这些污点也被有心之人不断“曲解”、修改、流传下来,历史就如同一个任人打扮的充气娃娃,还不是说后世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而且儒生最擅长干这种事了,从春秋笔法到断章取义,最后直接全文修改了。

    如果说焚书坑儒这件事做得对,然后一旦卷子流出,他韩佑,和他韩佑相关的所有人,都别想混了。

    韩佑本想走了,可再看向题目,越想越不对劲,这群老登们到底是几个意思?

    考题,要写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领悟,自己的见解。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后目的,说穿了其实和臣子权利争斗也有直接关系。

    李斯和淳于越等人,都是大臣,见了面和杀父仇人似的,淳于越向始皇帝提议,应该依照古法分封诸侯,而不是采用郡县制。

    李斯却说这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做法,不但不应该采用郡县制,还应该把那些记载这种事情的书籍全部给销毁,所以才有秦始皇“焚书”这样一个举动。

    事实上,这就是李斯和淳于越等人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李斯很清楚,如果秦始皇采纳了淳于越的建议,那么秦朝皇室的权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些在秦朝统一战争中取得巨大战功的人也是如此,而提议的淳于越等人,将会真正的左右朝堂,而他李斯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不稳。

    在这种前提下,李斯才给秦始皇出了主意,最终变成了“焚书”。

    韩佑再次提起笔,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国子监的这群老登们,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历史真相”,让自己“答卷”,了解自己怎么想的或许不是目的,而是想要告诉自己什么?

    “一群老棺材,靠。”

    韩佑不喜欢这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暗骂了一声,起身交卷去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