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

第200章:硬实力才是关键!(2/3)

粮,非常缺。

    其实老吕家并不是那么缺粮。

    吕武能从智氏和韩氏大批地买到粮食,不够还能找魏氏买。

    他只是习惯性地有机会就买粮食,尽可能地有一批粮食作为储备。

    老吕家在“阴”地已经开垦出九十多万亩的耕地,接收了魏氏在“吕”地的八十七万亩。

    现在一亩田的产出,要看是种什么农作物。

    种各种豆子一年能播种两季,一亩年出产四石到五石之间。

    要是麦和谷子的话,产量则是低一些,一年种一季,亩产出一石半左右。

    因为吕武在自己的封地规划了灌溉系统,实际上是能对产量有所增加,只是幅度并没有太过明显,也就是多收一两斗。

    另外,老吕家不是单纯搞农业,牧畜业在两年前也开始在弄。

    依靠无本买卖获得了数万只羊、几千头牛,两年下来羊的数量已经超过十万只,牛六千余头。

    马的话,尽管质量不怎么样,数量却也有个五千来匹。

    吕武一开始还想大肆养猪来着,后来放弃了。

    不是因为猪有多么难吃。

    早在商代时期,祖先就已经搞出了阉割技术,也开始在吃猪肉。

    现代的猪是经过一再改良,肉的质感才变得那么好。

    没有经过改良的猪肉可能会很难吃,但要看是在什么时候。

    能吃一口肉就是幸福的时代,嫌弃肉难吃就是矫情。

    主要原因是人都不够吃了,哪来多余的食物去养猪!

    来时没有携带太多的物资,走起来的速度比较快。

    回去时,多了两三百车的粮食,还有另外一些杂七杂八的物资,包括两百多新买的适龄女人,回家也就多花了七天的时间。

    归回封地,吕武立刻过问“吕”地边上郤氏封地的情况。

    “阴”地这边没有与郤氏比邻,邻居中实力最强大的是范氏,也即是“彘”地。

    因为士燮喜欢当个老好人,导致范氏现在看上去很萎靡。

    士匄(范匄)已经不止一次在一些小伙伴玩耍的场合,对家族的现状表示忧虑。

    对他们这些大贵族来说,只有处在下坡路的阶段,家族才难以有什么大动作,要不时不时应该有闹出什么动静。

    这个是要展现存在感。

    而存在感这种玩意,对大贵族真的太有必要性了。

    “主,仅在‘随’地郤氏便集结两‘师’。”成甲是宋彬的副手,也是吕武的家臣。他见吕武示意,继续往下说道:“臣并不以为意外。”

    吕武也没感到意外。

    栾氏和郤氏打不打的起来是一回事,要不要随时做好准备又是另外一回事。

    对大贵族来说,有备无患是必须进行的!

    不止栾氏和郤氏,有一家算一家在近阶段时间都很小心翼翼,就怕什么时候打起来,深怕自己没做准备就被一波流了。

    再则,边疆贵族在秋季集结武士已经是一种惯例,只是集结的武士数量或多或少而已。

    吕武本来是想带上部队去会合出征异族地盘的宋彬所部,想了一番还是决定待在封地。

    现阶段的北疆异族处在最衰弱的时间节点。

    老吕家出兵去扫荡,履行的是一个边疆贵族该尽的义务。

    由于大部分的异族部落都跑了,宋彬率部扫荡的大多数时间会是武装游行,逮住一些消息不畅敢过来的部落,等于是中了大奖。

    吕武不想出去的很大原因是郤至的一个要求。

    郤至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让吕武扫荡异族,带上“随”地的一个“师”。

    平时怎么交流,释放的信号很模糊。

    栾氏和郤氏在斗,不代表其余的贵族就不能跟两家有所交流。

    一旦牵扯到军队方面,释放出来的信号就不一样了。

    所以说,智罃让智朔来吕武这边任“旅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个跟吕武先前去“新军”的意义也不一样。

    吕武去新军,是作为下属而去,等于上位者愿意给机会。

    智朔并不需要吕武提供上进的“渠道”,他自己有一个作为“卿”的爹。

    这样一来,智朔到吕武麾下,智商没问题都能能白智罃是在释放一种看好吕武的信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