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

第275章:又开历史先河(2/3)


    《汉书·食货志上》:收泰半之赋。

    颜师古注:泰半? 三分取其二。

    其余各国看着可能税收挺低? 只是别忘记还有各种杂税。

    收税历来不看官方制定,看的是怎么去执行。

    很多规定只收10%,只是国家收10%,架不住下面官员层层加一些,去收税的小吏继续往上加。

    到底奉献多少,从来不看规定,看的是执行力。

    吕武弄十抽七,一点都不会感到心虚。

    开荒是用家族的资源在弄。

    人吃牛马嚼,一样是消耗家族资源。

    把地给开发出来,再分配下去。

    又不是给一块荒地,让人去从零开始地进行开垦。

    是不是?

    再则,他觉得自己是好人,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没有他打开这扇“门”,普罗大众还要继续等个一两百年的。

    当然,其中没有将武士阶层给算进去。

    现阶段,除了贵族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之外,只剩下不是贵族胜似贵族的武士拥有自己的土地。

    周王室的各个诸侯国,武士名下土地的产出,哪怕只有一粒米也都是自己的,压根不用交税,他们只纳赋。

    楚国那边比较惨,不管是贵族还是武士……,不对,楚国没武士这个阶级,他们叫“部曲”,不但要纳赋,也要缴税。

    魏绛看懂吕武都在搞什么,一脸瞠目结舌地说道:“武不怕众人非议,乃至群起而攻之?”

    他说的“人”,专门指贵族阶层。

    “武为新晋,数岁发展过猛,行无奈之举罢了。”魏相也看懂了,下意识帮吕武开脱了一句。

    作为一个聪明人,魏相觉得自己需要深入了解一下。

    或许就能找到老吕家迅猛发展,却是家族一片欣欣向荣的秘密?

    魏绛问了其它,道:“士匄为何而来?”

    他俩早看到了站在吕武边上不远处的士匄,能看出士匄对吕武在做什么充满了好奇。

    老吕家和老范家是邻居嘛。

    按照道理来说,士匄来串门挺正常。

    显得不正常的是,老吕家跟老范家当了快五年的邻居,士匄却是第一次来老吕家做客。

    其实,士匄是来买装备的。

    他进入吕武的封地后,为所见所闻感到震惊,买卖谈成也就干脆选择留下,已经在老吕家这边待了将近十天。

    一开始,他就是到处走走看看,主要观察“阴”地用眼睛所能看到的方方面面。

    觉得该看的已经全看到,他开始像个好奇宝宝似得,有机会就跟在吕武身边,遇到不懂的事情就问一问。

    吕武要不要回答完全看心情,或者能不能回答。

    通常情况下,吕武还是很愿意为士匄解惑,尤其是一些新制度方面的事。

    不能只有老吕家自己显得特殊,能忽悠一个卿位家族加入到制度的改革,看似吃了亏,却是一件好事。

    士匄对吕武制定一些制度的兴趣很大、超级大!

    事实上,老范家在晋国是“士师”出身,也一直把持着“士师”这个职位。

    所谓“士师”就是大法官。

    因为祖传职业的关系,老范家对制度的制定一点都不陌生,甚至晋国很多律法就是由老范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老范家已经很久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新制度,甚至对旧有律法的修改都已经完全停了下来。

    祖传的手艺怎么能丢!?

    想将祖传手艺继续操持下来,却是没有新的脑洞。

    这就很难受了啊!

    这一次过来老吕家,士匄发现了太多的新鲜事,琢磨着终于不怕祖宗掀开棺材板爬出来掐死自己,有希望琢磨出新的可执行的律法。

    没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吕武那么干会得罪多少人。

    他想起了自家祖先与赵衰和赵盾的合作,很希望能够重复当时属于“士师”的辉煌。

    发现魏氏两兄弟过来,吕武将剩下的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吕阳。

    三岁不能干活?

    这也要看是在为谁干活。

    有几名家臣帮衬着,吕阳刷个脸就行了。

    “匄,武。”

    “绛,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