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扮演者》

第397章 如镜(5300)(3/4)


    三道身影从裂缝之间一跃而出,竟然沿着七根天柱般的根茎,向上急行。

    三道身影交替,拳劲、掌风、剑光,分别劈开一段距离的沉降气流,轮换着向上跃进。

    不同于方云汉那种一眼判断弱点,然后直奔而去的作战方法。

    岳天恩他们,深知人的眼睛是会欺骗人的,他们甚至也不那么相信神魂之中散发出来的灵觉。

    任何未曾实践的判断,都只不过是臆测罢了。

    要说攻击哪个部位,才是对敌方最有效的打击,那不妨把各处都试一遍。

    顶端有人处理,根部已经试过,然后,便是中间。

    ——元荷本体所在的那个位置。

    “哈,挺有想法。”

    元荷指尖勾勒光辉,凌空三下轻点,深红色的灼灼光痕,便直接烙印在空气之中,而后各自爆射出一道光束。

    深劫终章,翼火,鬼金,星日!

    光束射到中途,各自出现形态上的奇妙变化。

    龙蛇翻腾,侵略如火,翼火蛇;魑魅魍魉,五内藏金,鬼金羊;群星消隐,大日轨迹,星日马。

    这三种力量,恰好跟吴广真、汤彩云、岳天恩三人的武道特色,有所对应,但就在这三道光束即将与他们碰撞之际,侧面又飞来一缕刀光。

    公孙仪人提刀穿梭而来,从天柱缝隙之间,侧身一步,挥刀如屏。

    毫不客气的说,今天这处战场上,除了丰子安和金原公国那几个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里面,就属公孙仪人最弱。

    这种事情,对于元荷教祖来说,根本想都不想,就可以做出精准而正确的判断。

    那三道光束,原本是为岳天恩三人准备的,内中饱满的力量,无论是深度还是纯度,又或者是招法变化的精妙之处,都要超出公孙仪人九倍以上。

    质、量、技,全方位的碾压。

    但这一道屏风般的刀光,与那三道光束,与岳天恩他们,根本不在同一道评判体系之内。

    在上古之时,那被命名为“浮光之道”。

    浮光掠影,只参万物之表象,不深究元气,不探察节律,在当年元荷与桃李道长等人整理的诸多材料之中,这种道路,是一种失败的探索。

    可是,八千年之后,居然又有一个人机缘巧合的走上了这一条路,并且得到了上古时关于那一场失败的记录。

    公孙仪人或许未必已经比那位先贤走得更远,但她绝对走得更加清楚。

    那么表象与内在到底有什么区别?又到底是凭什么,能够与探究内在的天地之桥、练虚之道划分开来?

    从最显而易见的层面来说。

    光线照射于某一物体上,经过反射,然后被人的眼睛所接收,人眼所收到的图案,就被视为这一物体的表象。

    而那些没有直接将光反射回来,不能被直照,不曾被以最直接的方式观测到的,就是“内在”。

    所以如果忽略掉更多的含义,光从这一点来阐述的话,表象和内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反射。

    “我的武道,就像是一面镜子。”

    那是在与符离交流之后,所得到的深省与明悟。

    公孙仪人从小生长在岳天恩周围,所以她也走上了筋骨武术的道路。

    当她见证武术与火器的对比,就曾经动过借取火器之长处的念头。

    当深红色的天星坠落,世界发生异变,从梦境中得到功法,她就成就了生死玄关的一步。

    当方云汉带回来的秘籍越来越多,有了关于练虚的指引,她就有了关于练虚之道的禀赋。

    这是善于学习吗?

    当然不是。

    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会有一个固定的核心,不断融合新学到的知识,走出自己全新的道路,就像是方云汉那样。

    当然,这样的人也会被自己的核心所牵绊,不得不舍弃一些与自身最原始的根基不兼容的部分。

    而公孙仪人,她是真正随波逐流,与世推移,不会受到任何的牵扯,可以随时随地的映照着身边的一切。

    在朝气蓬勃的人看来,会感觉到她的朝气与野心,在平庸的人群之中,她就显得同样沉静平和。

    这样的镜子,就算对面是从天外归来的魔神,也可以映照出相似而又相反的存在。

    三道光束,击碎了如屏风般的刀光,但在碎裂的屏风后面,刀和人,忽然绽放出了银蓝色的光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