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阀》

11救驾(4/5)

子跟着倒下去。

    一阵冷风吹来,袁熙忍不住激灵灵的打个寒战。远处火势渐衰,一阵马蹄声疾驰而至。

    淳于琼勒住缰绳,借着火光看到张让的尸体,来不及下马,大呼道;“二公子,那可是张让的尸首。”

    袁熙黯然点了点头,叹息道;“皇帝和陈留王还好吗?”

    淳于琼的战马,围着张让的尸首,转了一圈,紧张道;“宫内发生巨变,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所杀,令尊带兵与阉党激战,段珪和张让便劫持了陛下和陈留王连夜逃到北邙山,幸亏二公子及时赶到,否则陛下蒙难,汉室江山又要动荡不安了。”

    袁熙沉重的叹了口气,冷冷道;“该发生的迟早要发生,看来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淳于琼显然听不懂袁熙说话,怔了怔,说道;“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我们还是保护着陛下返回洛阳要紧。”

    袁熙点了点头,心想;那只怕并不容易。

    五百军士现在都是步兵,马匹进不来,军中只有几匹马。皇帝自然不能和人共乘一骑。大王养尊处优也不能步行,论官阶这里以淳于琼为尊,而且他的武功最高,负有护驾之责,当然也要骑马。那么袁熙和许褚就只有步行了。

    山路崎岖难行,沿路荆棘丛生、杂草遍布。虽然大半军士已经点燃火把,但微弱的火光和无边的黑暗相抗,还是显得太苍白,太微不足道了。走十步差不多就要半柱香的时间。这样的速度,不被董卓得个正着才怪呢?

    袁熙对淳于琼说;“这样不是办法,必须派人去洛阳求援,请父亲速速派出援兵接驾。”

    没等淳于琼答应,陈留王先点头道;“显奕说的有理,不如请你去走一趟,请令尊出兵救驾。”

    袁熙心想;这可不行这可是救驾之功,就像李世民雁门救杨广一样,这是争取名望的时刻,怎么能离开。

    袁熙迟疑了一下,恭声道;“大王,并非微臣推脱,而是,微臣实在不忍再次紧要关头,舍去陛下与大王独自而去。而且说实话,我也不认得路回去,这个很有可能会误事的。大王不如派个熟悉地形的老兵回去,还比较妥当一点。”

    皇帝刘辩看了袁熙一眼,垂头叹了口气,耷拉着脑袋没有说话,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不想走。

    而且袁熙还有一层打算,父亲袁绍的援兵不能及时赶到,一旦遇见董卓,就凭自己手中的五百精兵和一千多普通士兵和他拼一拼,死也要坚持到援兵到来。

    陈留王叹道;“还是显奕想的周到,派你回去的确是不太合适,淳于将军,就请你寻一名熟悉地形的老兵回去,面见袁校尉,请他发兵救驾。”于是淳于琼派了一名老兵先行回去报信。。

    袁熙一行人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发现一洛舍,于是和淳于琼商议先休息片刻。

    此时天色微明,雾气渐薄。能见度大幅增加,行军速度也快了一倍。袁熙心里一阵发急,暗想;为何父亲的援军还没到,再不来,董卓可就要来了。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中浮现,就听一阵马蹄声响,雾气中传来一声大喝;“呆,前方军士止步,报上名来。”袁熙心中大叫;“坏了,董卓先到了。”

    袁熙定睛一看,前方数千铁骑正向他们赶来,旌旗蔽日、队列整肃。

    只见对面甲兵之中一骑飞出。大声叫道;“天子何在”陈留王骤地坐起来。皇帝刘辩似乎已经吓哭了。

    淳于琼面色立即变了,骤马出道;“汝是何人。”

    那人说道;“吾乃西凉刺史董卓麾下大将樊稠是也。”淳于琼喃喃的道;“董卓--。”

    袁熙大声喊道;“樊稠是什么东西,叫董卓出来答话。”樊稠怒道;“小畜生,你又是什么东西。”

    一个低沉沙哑干涩难听的声音,从樊稠身后发出;“汝等为何劫持天子,本刺史特来保驾,你等快快受降,免得受苦。”

    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袁熙回头向陈留王使了个颜色。

    陈留王果然聪明,立即心领神会,低声道;“有-----有诏,命西凉刺史董卓立即罢兵返回渑池。吾乃陈留王是也。”

    董卓的部队不退反进,大军向前推进十丈。一匹全身红火的大宛马,排众而出,袁熙暗道这就是万世唾骂的魔王董卓了。

    只见董卓用干涩的声音,吼道;“大王是否受人要挟身不由主。”

    陈留王变色道;“无人要挟,身边诸人都是忠臣。”董卓毫无惧意冷笑道;“大王差矣,既是忠臣就该匡正王室,保国安民。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