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贾传》

第十回 玩访柴家(上)(3/4)

就做什么。”卢嘉瑞笑笑说道。

    “唉!俺的命看来就是读几年书,稍稍多认几个字,而后就回家帮忙干活,而后劳苦一世,最后老死村野罢了,还能怎么样?”柴荣叹息说道。

    “你不要这等丧气,好吗?”卢嘉瑞转过头来,说道,“我就觉得我行,你也行,咱们都行。要真有朝一日,我在聊城县混出个样儿了,你还力有不逮,你就去找我,我定要拉你一把!”

    “有大哥这么说,老弟却也有了一份心愿!老弟可真要记住大哥今日说的话了!”柴荣高兴起来,说道。

    “好,一言为定,驷马难追!”卢嘉瑞说道,“咱们比试扔石子,看谁扔得更远吧!”

    于是,两人各捡起一块石子,用尽力气往山下远处扔去。

    在山顶上玩赏了许久,卢嘉瑞和柴荣两人就在山中转悠,观赏山中草树花儿美景,找寻可以吃的野果,找寻鸟窝。

    各种野果尝到了不少,但鸟窝就寻不着了。难得看到的一个鸟窝,却在一棵很高的树杈桠上,根本上不去,只能望窝兴叹。

    柴荣又带卢嘉瑞到山坳里自家地上去看种的庄稼果菜。柴荣就在菜地里摘了个青瓜给卢嘉瑞吃,卢嘉瑞觉得特别的好吃,说比往常吃过的青瓜都好吃。

    “大哥你可知道,干农活可真的是很辛苦,一年到头无休无止的,也就是能管个温饱,剩不下什么钱物。如若你多干几次农活,就会知道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两诗的意思了: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柴荣说道。

    “我家也有很多的田地,也有菜园子,虽然我不亲自耕种,但耳闻目睹,却也对佃户农人的辛苦颇有感知。”卢嘉瑞说道,“农人辛苦还只是其一。如若年年丰收,尚且可以好过些,最不幸的是,如若碰上旱涝虫灾,看着辛苦劳作却颗粒无收,租赋劳役又不能免,那才真正可怜!”

    听罢,柴荣沉默不语。卢嘉瑞又继续说道:

    “所以我说嘛,你要想法子到城里去谋生。你如若甘于困守家里,还得跟你大哥瓜分祖上这点屋宅田产,所有就更少了。如没有其它进项,只会更难过!反正我是打定主意的,只要到我掌管家事,我就会将家搬到聊城县城里去做买卖挣钱,甚至将这里的田地房产都卖了,好好的在城里过活。你也都看到了,城里的生活多有意思,不似在乡下,一向死气沉沉的,一点光彩都没有。”

    “大哥说的是,俺也想的,只是大哥要记得方才说过的话语,到时拉小弟一把!”柴荣说道。

    “那当然,我把你当是我的好兄弟。”卢嘉瑞笑着说道,“要我真的忘了,到时你只管骂我,将我骂醒就好了!”

    柴荣带领卢嘉瑞把庄子里与山上觉得好看好玩的地方逛了个遍,太阳西偏的时候才回家吃饭。进入家门,一股饭菜香味扑鼻而来,满满一桌子的农家佳肴正冒着热气摆在饭厅里。柴荣家里买肉杀鸡,拿出家里储存的好吃的干货和最好吃的果蔬,做出来农家难得的丰盛宴席。

    柴荣父亲、哥哥请卢嘉瑞上座,卢嘉瑞坚持坐侧位,请柴荣父亲坐上位。看看不见柴荣娘亲和妹妹来就坐,卢嘉瑞便说道:

    “请伯母和小妹子一齐来就坐吃饭吧!伯父不要将我当客人来待的,我与柴荣平日虽是同学,都当兄弟,就算一家人一般吃顿饭好了。”

    “那怎么行?少爷来家吃饭,妇女人家上桌,不合礼数!”柴荣父亲说道,“她们母女两个在厨下还得不时给俺们添补菜肴哩!少爷只管安心吃饭就是了。”

    “大伯,真的不必生分拘礼的,我就是过来玩耍玩耍,也是认认柴荣兄弟的家,一家人一起吃饭,也好说说话,多相熟些。”卢嘉瑞坚持说道。

    柴荣父亲执拗不过,只好唤柴荣娘亲和小妹子英琅一起来坐席吃饭。

    对于卢嘉瑞,这是一顿十分愉快的晚餐。虽然他一意谦逊,但仍感觉到柴荣一家人对他的敬重,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被人像成年人一般的敬重,心里高兴,也增加了他对柴荣以及柴荣家人的亲情。这时,卢嘉瑞心里还掠过一个闪念,自己就独子一个,将来如真的没有兄弟姐妹,就当这柴荣是兄弟,这也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柴荣家人热情地劝卢嘉瑞吃的喝的,这也是卢嘉瑞从未经历的饭桌上的热情。在柴荣父亲、哥哥的热情劝导下,卢嘉瑞破天荒地喝了不少的酒,吃完饭后都觉得有点醉意了。

    饭后,卢嘉瑞又在柴荣家盘桓了许久,喝了两盏茶,方才告辞归去。柴荣亲自送卢嘉瑞回家,还给他捎带送了不少农家土特产。柴荣送卢嘉瑞到溪头镇,方才转回家去。

    在离开柴荣家之时,有些醉眼朦胧的卢嘉瑞注意到,柴荣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