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第三四六章 皇后没救了(2/4)

。定神一看,眨眼前才躺至榻上的胡充华,瞬间便缩至了床榻一角。双手紧紧抱着膝,如一只鹌鹑一般,浑身都在发颤。

    “贵人莫怕,老臣这便退下!”

    徐謇宽慰了一句,又朝王显急使眼色。二人齐齐往后一退。

    而就如立杆见影,胡充华竟真就不叫了?

    皇帝一指胡氏,低声喝问道:“何疾?”

    徐謇低声道:“秉陛下,贵人为何咳血还不知。但此时之状,应是要发癔症的前兆!”

    癔症?

    元恪的脸色何止是黑,都已经青了,且是青里透白。

    “为何会如此?”

    还能为何?

    吓的呗!

    看二人低头不应,皇帝当即就猜到了七八分。

    这女人何止是犯了癔症,简直了入了魔。不然何至于久疑成心病,认为皇后要害她,竟而疯魔到要先下手为强?

    此时说什么都是闲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治?

    “臣有一法!”

    王显沉吟道,“李候郎所制之麻沸汤,极具安神之效。可让贵人饮下少许,再由臣等替贵人望诊……”

    皇帝稍稍一愣:对啊,朕为何未想到?

    麻沸汤只是其次,关键李承志医术也不差……

    元恪朝后一挥手:“愣着做什么,还不召来?”

    刘腾急声应道:“臣这就去!”

    ……

    昭阳宫。

    仿佛没了骨头,又好似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高英懒洋洋的斜卧在案几边,脸色苍白,双眼空洞无神。

    若是旁人这般坐卧,定是一堆肉泥。但换成高英,却像一条美人鱼。

    不远处,李承志端座案后,轻手轻脚的捣持着吃食。看似目不斜视,但无人察觉时,眼神就止不住的往皇后身上瞄。

    这也……太有料了吧?

    简直熟透了!

    心里感慨着,李承志将调好的豆腐脑递给高文君,高文君又转予采女。

    高英依旧坐着不动,就跟个机器人一样,等汤匙送到嘴边才知道张一下口。

    许是体弱的原因,也就吃了半碗,高英身上就见了汗,且不少。虽穿着两层纱衣,还是深色。但被玩意一沾水,就跟透明的没什么区别。

    无意间扫了一眼,看皇后玉体横陈,半隐半露,李承志心脏狠狠的一跳。

    察觉他气息粗了许多,好似干了多重的活一般。高文君本能的一扭头。再顺着他的视线往回一看,恨的牙都快要咬碎了。

    “你不要命了?”

    被当场捉了个正着,皮厚如李承志,也是忍不住的老脸一红。

    至不至于?

    她敢穿,我还不敢看?

    尴尬的笑了笑,又给高文君推了一碗:“尝了尝?”

    高文君哪有胃口,只是摇头。李承志也不强求,又予一侧的两个礼官各盛了一碗。

    这可是真正的稀罕物,宫里虽有,但一群贵人都分不过来,哪有内官的份。

    两个女官真就没尝过,甫一入口,便赞不绝口:“李候郎真是好妙思,竟能制出如此可口之物?”

    李承志只是谦虚,心想要多可口也不见得,无非就是图了个稀罕。吃多了照样会腻。

    也是见了鬼。他之前想着一斤能卖一钱都是海赚,没想甫一出世,就被一群达官贵人给哄抬了五番:一折五钱,价比肉食,还真就是“豆腐卖成了肉价钱”?

    这还是他怕皇帝眼红,极力压价的前提下。

    究其原因,无非便是“物以稀为贵”!

    李承志以前也确实以为豆腐早就该有了。

    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就种大豆,后世所传“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应该是无误的!

    但来了之后才知道,还真就没这东西。

    翻遍《淮南子》等典籍,就根本不见这东西。

    到了洛阳,还特地到农部问过。还跑到到秘书省(国家图书馆)翻过各种各样的本草典籍。甚至把有关记载人参和辩证法的最早记载都找到了,但就是没找到和豆腐相关或相似的只片语。

    至此,李承志才确定,南北朝真就没这东西……

    李承志不是历史专业出身,自然不知道,有关豆腐的最早记载,出自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