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第三四六章 皇后没救了(3/4)

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

    最早的制法出自北宋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生大豆……又可皑为腐,食之。”

    最早提及是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记载,则出自南宋朱禧的《素食诗》及注释: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己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注曰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至于传自哪里,朱禧没提。

    若是深想也不奇怪。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堪称南北朝时期的农用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各种豆制品已极其完备。如豆豉,一千五百年后酿制时,都还用的是《齐民要术》中的方法。真要有豆腐,其中不可能不记载。

    再者,如唐时盛世,竟也未留有只字片语?

    所以,南北朝还真就没这东西。

    等皇后用完,李承志的差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毕竟还有礼官在,虽然皇后很养眼,但他也不好一直赖在这不走。

    皇帝也真是,让自己当皇后的保健医生也就罢了,时不时竟还要让自己客窜一把厨子?

    简直是糟蹋人才?

    心里腹诽着,李承志站起身朝高英一揖:“殿下,下官告退。”

    告退?

    高英好似才回过神,抬眼微微一扫,疑声问道:“李承志?你几时来的?”

    大姐,我都侍候你好一阵了,你稍微走点心好不好?

    你吃的是哪来的?

    李承志黑着脸不说话。

    经高文君提醒才反应过来,高英本想笑一笑,缓解一下尴尬,但挤了半天,也没挤出一笑容来。

    她怅然一叹:“你上次提过的那去疤的伤药,何时才能配好!”

    高英说的是蛇油膏。

    其实早就晒好了,但李承志估计对高英的作用不大,所以一直再未提。

    肿虽已消尽,伤口也已愈半,且结了痂。但高英左肩下的伤口依旧足有鸡蛋大,且有近寸深。

    部分是被感染后血肉化成了脓,还有一部分则是清创的时候连脓带肉一起被挖走了。

    即便蛇油膏有效,至多能恢复表皮浅深,对失去的血肉却没什么好办法……

    而且李承志也给皇后提过,高英怎就跟忘了一般?

    他都有些怀疑:皇后不会是受了刺激,精神出了问题吧?

    李承志稍一沉吟:“还需再长些时日,等伤口表皮彻底愈合,殿下才能用此药!”

    “这样啊?”高英悠悠一叹,“那就再等几日……记得提醒孤!”

    她越是这副模样,李承志心里越是怀疑,连声应道:“殿下放心,臣定然记得!”

    说着话,他便拱手告退,

    但身都还未转利索,突听殿外一阵吵闹,好似有在在喝问“李候朗在何处”。问着话的功夫,一个黄门便冲进了殿,先是朝着高英做揖问礼,而后又对李承志说道:“李候郎,陛下急召!”

    一看就是出了大事,李承志还没来得及问一声去哪,高英倒先出了声:“陛下召他做甚?”

    只是个奉命来传诏的小黄门,哪知皇后和胡充华之间的仇恨纠葛。竟是想都未想就回道:“秉殿下,胡充华突发急症,故而陛下传令李候郎前去诊治……”

    胡充华?

    皇后最是听不得这三个字。

    像是通了电,原本空洞无神的双眼猛的一亮。又如野兽嘶嚎,嗓子里竟发出了两声低沉的咆哮。

    “急症,何症?”

    “奴也不知,但听闻突然就咳了血……”

    急症,还是突然咳血?

    “哈哈哈……”

    就像犯了神经一样,高英突然就狂笑了起来,还边笑边喊,“你个贱婢竟也有今日?今是老天开眼……”

    李承志瞪着那个黄门,气的想打人。

    从哪冒出来的棒槌?

    奉圣谕来传诏的太监,八成是受刘腾所遣。但你派也派个机灵些的呀?

    我要能走得了,爷爷跟你姓?

    果不其然!

    李承志都还转着念头,就听高英冷喝道:“去回陛下,就称孤也犯了急症,李承志正予孤问诊施药,罢了就会去清泉宫……”

    太监脸都白了,急声道:“殿下,胡充华犯的真是急症?”

    “滚!”

    皇后俏脸一寒,厉声骂道:“再敢多,拉出去杖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