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314-金川门(2/4)

的。”

    “既然如此,那微臣便回去静等陛下再次召谴。”李景隆说道。

    朱允炆看着李景隆有些没有心气的样子,不忍心打击到李景隆,想了想后开口道:“此番守城朕亦需要多多依仗曹国公之力呢,曹国公不可这般懈怠。”

    说到这里,朱允炆一顿后,接着说道:“曹国公不妨与谷王去协防守备金川门如何?”

    在他的想法中,赋予李景隆重任,李景隆便该知他对李景隆的看重,如此情况下李景隆总不会再与他闹什么心里不痛快的事。

    李景隆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不敢相信的抬起头来,甚至眼中的惊喜之意,一时间都控制不住的透露了出来。

    还能有这好事?

    朱允炆见李景隆这般,心中很是满意,以为李景隆是开心他对李景隆的看重之意,于是笑了笑问道:“曹国公意下如何呢?”

    “微臣…微臣领旨,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托。”李景隆忙不迭的点头应下,连话都有些结巴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朕自是信任曹国公。”

    随后,朱允炆又交代叮嘱了几句李景隆,这才让李景隆下去。

    不过等到李景隆走后,朱允炆静静的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召来了诸王,想让诸王去燕营里再说上一说。

    就说罪臣正在逃窜,抓住后便会献给燕王。

    这话李景隆既然不愿意去说一遍,那他便让诸王去说一说。

    而诸王并未拒绝,领了命,便向着燕军而去。

    朱允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发愁的叹了口气,他不知道燕王会不会相信他的这番话,但只要有可能使燕王退军,再蠢的事他都想去试上一试。

    ……

    另一边,诸王出京后,直奔燕军驻扎的龙潭。

    等到诸王见了燕王后,他们把朱允炆的话给朱棣说了一遍。

    朱棣只是冷笑两声,然后问诸王:“各位都是我的亲弟弟,你们且说一说,此言的真假与否,你们若说是真的,那我这个当兄长的,便信诸弟之言。”

    诸王听闻朱棣之话,面面相觑,随后苦笑道:“兄长慧眼如炬,自能洞察真伪,我等具不愿欺瞒兄长。”

    “既如此,那些无意义之话便不说了,说起来咱们兄弟许久未见,今日四哥设宴,咱们好好喝上几杯。”

    随后,朱棣设宴款待诸王,几人叙说了一番兄弟情意后,朱棣让诸王回去交差。

    等到诸王把在燕军的见闻说给朱允炆后,朱允炆叹了口气,在书房里沉默了许久许久,至傍晚时,他才一脸落寞的走了出来,然后他一边下令让人日夜加速修缮城防,一边又连续派人向着各方去催促勤王之师。

    弄完这些后,朱允炆仰头看着天空。

    他回想他登基后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恍然间让他有种南柯一梦的感觉,他把双手放在眼前,仔细的看着,仿佛能看到本来紧握的江山从他的指缝中慢慢的溜走。

    六月间,京师中所有的百姓和群臣,都是人心惶惶的,他们莫名的想起一则,曾在京师中流传甚广的歌谣。

    ‘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不少百姓商贾唏嘘不已。

    那只飞燕,如今可不飞到了京师。

    而燕军中所有的将士,在这个时间里却全都是变的振奋不已,他们明白,他们打了这么几年的仗,终于见到胜利的曙光了。

    这一日,朱棣谴先锋刘保,华聚探至京师朝阳门外。

    得知京师外无伏兵后,便挥大军向着京师进发,一路上众将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即便是甄武也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三年了。

    打了三年。

    如今终于将要再见南京城。

    而京师中的朱允炆等人得知燕王大军已经向着京师而来,朱允炆与削藩铁杆之臣们汇聚在书房中,连忙商议着对策。

    可一群人在书房,皆是不出几句话,便悲伤的沉默了下来。

    事到如今,哪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只能期盼着守城将士能够守住京师。

    朱允炆开口问道:“可有勤王之师的消息?”

    方孝孺摇了摇头。

    自五月间,燕军长驱扬州以来,并不见一人率军勤王,也不知道是朱允炆大失人心,还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朱允炆必败无疑,不敢来援。

    朱允炆再次开口问道:“齐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