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314-金川门(3/4)

书和黄先生呢,他们两人早早便去征兵,他两人见京师被围,总不能也没有动静吧。”

    方孝孺叹了口气,苦着脸摇了摇头。

    朱允炆呆住了,良久后,有些癫狂的大怒的锤着桌子,可等到他把这些情绪发泄出去后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

    他哭道:“事情皆因他们劝朕削藩,如今变成了这幅样子,他们却也弃朕而去,朕悔啊,悔当初尽听他们所言。”

    方孝孺叹息了一声,打算劝解两句朱允炆。

    可心灰意冷的朱允炆,没心思听他们再说,便直接挥了挥手,让他们全部退了下去。

    朱允炆闭目无言,他在这个时候,莫名的想起了朱元璋的音容。

    他哭着道:“皇爷爷你在天有灵,帮帮孙儿吧,孙儿知道错了,孙儿不该不听你的话,不该不亲近军中之人,不该一意削藩…”

    不知道过了多久。

    门外突然有人禀报,燕军已至金川门外。

    朱允炆大惊,再次召集群臣入朝觐见,等到朝堂众臣过来后,熙熙攘攘的就开始商讨起金川门的防备情况。

    有人说防不住的,不如再去求和。

    有人说不如早早出城,幸临浙江。

    亦有人说不如幸临湖湘,或者幸临蜀地,收集兵马,以图后举。

    总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京师必是不保的,几乎全无血战之心也就罢了,吵吵闹闹的还把整个朝堂好似变成了一个菜市场一样。

    朱允炆见这般情况,几番想要张嘴说话,可话到嘴边,又憋了回去。

    大势已去。

    好像再说什么也于事无补。

    堂下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能有多少人肯为他尽忠捐躯?

    朱允炆看着下方这群人的嘴脸,一个个面上虽表现的悲痛,甚至还装模作样的说着建议,可一个个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却带着事不关己的味道,仿佛京师保不保的住与他们而言,毫无关系一般。

    这让他的内心之中,慢慢的升腾起一丝怒火,他自问从未亏待过着些人,凭什么事到临头,他们可以高高挂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锦衣卫突然匆匆走了进来,在朱允炆的耳边低语了几句,然后交给了朱允炆一些信件。

    这让本就动了真怒的朱允炆,眼中瞬间充满了怒火,他沉着脸把眼光放在了一直默然不语的徐增寿的身上。

    慢慢的。

    诸臣都感觉到了不对,他们顺着朱允炆的目光都转到了徐增寿的身上。

    徐增寿心中一沉,仿佛预料到了什么。

    他坦然的抬头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咬牙切齿的问徐增寿道:“高祖对你徐家如何?”

    “甚好。”徐增寿开口道。

    朱允炆再问:“朕对你徐家如何?”

    “亦圣券隆重。”

    “那你为什么还要暗通燕贼!”朱允炆愤恨的起身道:“这世间旁人对不起朕便罢了,你徐家中山王后,忠烈之子,岂能也做这种下作之事,你如此可对得起你的父亲,对得起高祖,对得起朕吗?”

    诸臣哗然。

    徐增寿张了张嘴,本来曾暗暗想过许多辩解之言,可事到如今,当着众臣的面,他那些准备了许久的辩解之话,却都一句也不想再说了。

    他是中山王之后。

    狡辩什么的总会有些丢失身份。

    他不管有着什么样的所作所为,总不能累父亲被人小瞧。

    徐增寿突然一笑,像是要坦然赴死一般,他抬头,明亮的眼神看着朱允炆,道:“我虽有愧高祖,有愧吾父,可微臣对微臣的所作所为,依旧并不后悔,反而微臣想要问一问陛下,自陛下登基以来,对诸王咄咄相逼,以至逼反燕王,更使天下数地陷入兵祸之乱中,陛下难道就对得起高祖吗?”

    此话一落,群臣更是哗然。

    “啊啊啊!”

    朱允炆突然嘶吼起来,他完全没想到徐增寿竟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训斥他,这导致朱允炆一下子气急败坏起来,他从龙椅上起来,随手抽出左右军士的配刀,直直的冲向了徐增寿。

    “你个无耻之徒,对不起朕的信任,还敢诬陷朕,朕要亲手杀了你。”

    徐增寿看着朱允炆,脸上带着笑意,不躲不闪。

    这笑意更刺伤了朱允炆。

    朱允炆心中一发狠,想也没想,一刀直直的捅进了徐增寿的心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