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初啼》

第三回 奇谋巧思破强敌(3/4)

br>    只见这北境白雪皑皑,有一山耸立。名曰:徒何青山,此地原为慕容廆居所,后因慕容氏逐渐南下,此处渐渐荒废。

    此处向北便是一望无尽的漠北草原,任由战马驰骋。

    不就前方探马来报,所据二十里之外,有一大队,人马旗帜飘扬,一杆大纛旗上只写一大大的“涉夜”二字。

    慕容恪略微吃惊道:“怎料宇文氏今冬派出第一猛将袭扰我国,此人奴隶之后,善使马,兼舞一杆长枪,每每冲锋在前,万人莫敌,此队由他率领,敌军气势甚盛。故北境如此残破。”

    “王兄只道敌将勇猛,然我看或有一线战机。”慕容霸缓缓的说道,“今岁入冬开始,宇文氏频扰我国,虽北部边城闭门自守,终无所得,然他必轻视吾国。今岁四境纷扰,国主又出征在外,西边赵国又迟迟不退兵。”慕容霸,顿了顿说道,“恪哥哥虽有麻球之胜,盛名未著于北境,更兼我又是…………”

    “第一次出征,定会轻视我们。”慕容恪补充道。

    慕容霸跳动其眉毛,似乎想到什么,“哥哥所言甚是,我觉得此战有解。”

    慕容恪不解,“这是为何?”

    “敌军骄兵悍将,更兼领头之人号称为宇文第一大猛将,必会冲锋在前。我们若以小股部队接战,大部队隐藏四周,且战且退,若入我之包围圈中,定能一举歼灭。”慕容霸信心满满的说道。

    “如弟所言,此处于何处设伏为好?”慕容恪继续拷问。

    “恪哥哥,此处向北便进入宇文部族境内,一望无垠的草原,任由战马驰骋,宇文部虽谓鲜卑,但其先祖是东迁之匈奴余脉,诸胡杂处,比之我部弓马更胜几分。”

    慕容恪忙道:“若如此,我部若与之旷原野战,胜负难料。”

    “恪哥哥所言甚是,但我观地理志,此处是阴山余脉,地分割南北,风俗分为两异,这宇文部马上,于这山地便多有不便,更兼那徒何晴山两山夹一盆中间道路崎岖,仅容两马并行,若以一队引至于此,必能聚而歼之。”慕容霸从容而谈。

    慕容恪略略沉思,道:“霸弟弟所说,地形如此之势不假,然兵书有言:‘善守者藏于九地,善攻者动于九天。’此山平素都是岩石丘壑,如何藏身?更兼如何引敌军上钩?”

    慕容霸微微点了点地上,慕容恪恍然大悟:“今白雪纷纷,此地积雪逾尺,霸弟所帅的卫队俱披白色披风,若身形遮住岂不藏身。”

    “恪哥哥,父王给我的卫队,个个为军中健儿,由我来吸引军,正适宜”

    “不可,你可知军中最危险之事就是吸引敌军,此为自己先身陷死敌而后生,虽能为全军打开局面,然自身所面临风险甚大。”

    “恪哥哥,臣弟……”

    “副将听令。”慕容恪正色道。

    “末将在。”

    “本将军命你速领本队人马,埋伏在山翼两侧,且听信旗行事,旗不举,人不动,慕容霸副将听阴白了吗?”

    “可是……”慕容霸还想争辩。

    “此为军营,令行禁止,众将士俱听军令行事。”慕容恪不由分辨的厉声道。

    “诺。”众将士齐声回道。

    说罢,两厢准备,慕容恪亲率本队人马,以闲闲散散老弱之态示于敌军。敌将见此情景,早已被憋坏了不顾的往前掩杀,慕容恪率所队人马,且战且走,慢慢退入山谷之中。

    宇文军渐追击至谷口,唯见此山两边高耸,中间崎岖,敌将涉夜干也是久经战阵,心里不由警觉起来。

    “此为险地,不可久留,速宜回。”涉夜干心中迟疑。

    “将军,末将看其旗帜为慕容家的一位王子,若擒得一人,即赏官三等,爵升三级,此乃天赐良机,望将军速速决断。”左右将领心中俱痒,生怕失去一个天大的立功机会。

    忽麾下有将领,上前说道,“将军若有迟疑,末将原自带本部人马前去追击。”

    涉夜干想想便罢,遂命此人前去出击,自己领本队人马在谷口张望。

    只见那员将领随即冲入谷内,与慕容恪展开激战,敌军气势正盛,渐渐谷内成一片混战态势。

    这时天空之中渐渐下起了雪花,谷中甚为泥泞,被军士战马踏过的脏雪化作污水在谷中肆意横流。两侧山坡之上的燕军士兵身披白色披风,或匍匐、或蹲立在隐蔽处,只等总攻的信旗的举起。

    “有人可见信旗举起了没有”在山坡之上,慕容霸焦急的看着谷内的情形,眼看着慕容恪力不能支,边准备马鞭一挥率队冲杀。

    “公子,切切不可,慕容恪将军有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