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288 “高祖武皇帝与他的七位夫人们”(正文完结)(4/7)

不夺赵氏皇位。」

    「大乾皇室覆没殆尽,灵蕊本就已经很痛苦了,就不必再让她更为难了。」

    摄政王说着,神色间对于王妃赵灵蕊的关心极为真切。

    陈丹阳一脸懵逼……

    他没想到,王上竟还是……一个情种。

    ……

    昭武二十年。

    统摄大乾朝政二十载的摄政王,忽然暴毙离世。

    与之同时,摄政王的七位夫人竟是同一天相继逝世。

    举国皆哀。

    皇帝赵元宏亲自换下明黄龙袍,为叔父摄政王戴孝条、着素衣。

    无数附属国、不征之国的国王,更是不远万里、亲自来到了燕北城吊唁。

    而只有新王严政、大将军严战、郡主江容雅、严凝香等少数摄政王子嗣以及心腹知晓真相——

    堂堂摄政王,竟然是会想到用假死来摆脱繁忙朝政?!

    这都是谁想到的馊主意!

    多位成年的摄政王子嗣,此刻静静看着眼前一幕——

    平日里最为敬爱的父王,立于王宫大殿暗处,笑看着无数朝臣、异族国王为他的国葬而哭成一片。

    自己参加了自己的葬礼,格外滑稽。

    他们想去提醒父王,国不可一日无君。

    可谁知,就连武道实力最强的严战,都还未有接近摄政王分毫。

    后者便已经先行在一阵蔚蓝色水龙卷下挥手告别、消失不见,与他的七位王妃夫人们,同去游山玩水、环游四海。

    徒留下了一枚严家权戒,以及一根玉锏。

    严家权戒的力量,严政等人皆已知晓,那是藏于【忠魂阁】下的最终杀器。

    不过这东西启动成本很大。

    燕北城一役

    ,为了剿灭魔族大军,几乎耗尽了权戒数十年来积蓄的全部力量,不到迫不得已之时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而至于那根玉锏,则更像是信号感应的一类玉锏。

    玉锏上还刻有八字——「社稷危急,锏碎吾归」。

    ……

    昭武二十年。

    摄政王「逝世」后,嫡子严政承继王位。

    以大将军李灭陵、礼部尚书陈丹阳为首的文武百官,***,劝谏皇帝赵元宏禅位于新王严政。

    皇帝赵元宏非常识趣,当即主动发布退位诏书、禅让皇位于新王严政。

    新王严政三次推辞。

    赵元宏三次禅位。

    终于,在赵元宏第四次提出禅位、百官劝谏之下,新王严政才「勉为其难」地答允接过皇位。

    昭武二十年。

    十一月廿五日。

    新王严政于燕北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改年号为「洪元」,仍定都燕北。

    严政是为魏文帝。

    魏文帝严政,追封先王严无鹭为大魏高祖、谥号为武,是为「高祖武皇帝」。

    同时,文帝严政封已退位的赵元宏为荥阳公,让其于荥阳安享晚年、富贵一生。

    在摄政王逝世的尔后几天,东金王太后也是离奇殡天。

    魏文帝严政,励精图治,广开言路,克己复礼,既有高祖武皇帝的爱民与刚毅,又有高祖武皇帝所没有的节俭与温和。

    并且,在文帝统治期间,大魏王朝吞并了东金、西金,并将「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各国纳入了直接统治,加强了对于西夷吐蕃的控制,由魏皇指定吐蕃王位的继承者。

    大魏疆域在此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天下万民安居乐业。

    燕北、金陵各大都市商业繁盛、夜不闭市,成为万国向往的国际之都。

    比之昭武年间,还有更加强盛富饶。

    史称为「洪元盛世」。

    ……

    ……

    洪元二年。

    三月初。

    太平盛世,四海升平。

    燕北城内,一座豪华至极的宏伟酒楼,名为「五香阁」。

    五香阁奢华至极,而它的镇店之宝,竟然却只是五种普遍至极的小笼包。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据说,这是当年高祖皇帝以及老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