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第二百四十章 若废史立牧,定群雄逐鹿!(2/4)

!」

    其实,不光是庄稼、鱼塘…

    玉林观中因为收纳了大量的流民,扩充了大量的土地,整个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样。

    这样种田的、养鱼的、种花果的,甚至还有私塾…对这些流民的子弟进行讲学,一个个道观内,也有道徒在向公卿讲述道家的故事。

    这让许多公卿、禁卫都惊诧连连…

    谁能想到,这一方玉林观内竟是别有洞天。

    刘宏上前一步…他的身边已经没有太多人,唯独蹇硕、张让、赵忠等人伴驾。

    柳羽拱手:「臣多谢陛下。」

    「谢什么?」刘宏眯着眼睛反问。

    柳羽感慨道:「陛下能带满朝公卿来玉林观,这是让朝廷认识道门、接触道门,这于道门的推广大有裨益!」

    的确…

    因为太平道的黄巾叛乱,如今的朝堂对「道」之一字,争议颇多…人人谈之色变。

    尽管知道城西玉林观外有个玉林柳郎…

    可下意识的感觉依旧是这玉林柳郎有几把刷子,能跟汝南袁氏掰手腕,乃至于…击败汝南袁氏!

    可击败归击败,大家对「道」…对「道门」依旧没有太好的印象,毕竟儒道相争…道已经没落太久了,许多公卿都不知道为何物?道的教义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而刘宏此番带公卿百官来此…

    这有助于道的推广!

    就像是后世,一旦大领导去考察某处,但凡说出「这里很好,值得来看一下」这种话,那各地的机构一定会蜂拥而至,来考察,来学习,来做文章。

    此番天子刘宏对玉林观,对柳羽,对道门的帮助,柳羽看在眼里…心头感激。

    「好了…」

    刘宏摆了摆手,「让他们参观着这玉林观,朕倒是有些话想与你聊聊!就朕与你两个人!」

    柳羽没有回话,只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引导着天子往一处道观中行去。

    …

    …

    一方硕大的「老子」像下。

    一方桌案,桌案上摆放着茶水、点心、睡过…

    柳羽与刘宏则分坐两旁…

    就在刚刚,刘宏特地去跪拜了下「老子」…这很难得。

    要知道,这个时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天子拜孔子那是天经地义,拜老子…就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了。

    要是汝南袁氏还在时,那刘宏无论如何不会迈出这一步。

    「这老子也拜过了,公卿也带来了,朕该问点正事儿了!」

    只剩下柳羽与天子刘宏两人…刘宏的语气一变,不像是天子,更像是…挚友,亲密无间!

    「陛下有话不妨直言,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柳羽回了一句。

    刘宏的声音再起。「近来,有臣子提议朕推行废史立牧,废除原本大汉十三州的刺史制度,改为推行州牧制度,让朕派遣信得过的重臣与宗亲贵胄去地方担任州牧,以此制衡

    那些在地方上为非作歹、贪墨国库钱财的污吏!」

    言及此处…

    刘宏顿了一下,方才继续道:「朕苦思许久,觉得此废史立牧旨在遏制地方刺史、太守的权力,使地方在遭遇叛乱时,能够完成自我镇压,如此也可减弱朝廷的压力…」

    刘宏把他心里想的娓娓道出…包括内心中的分析。

    当然…刘宏更想听听羽儿的看法!

    ——废史立牧…

    其实,刘宏刚刚提到这四个字时,柳羽就怔了一下。

    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提出「废史立牧…」

    要知道,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刘焉提出废史立牧是在三年之后…

    而废史立牧的推行,也做到了黄巾起义都没有做到的…

    成为了压垮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后世,许多三国迷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州是州牧,有的州是刺史,到底是州牧大?还是刺史大?

    要解释这个,就必须讲清楚,大汉的行政区划…

    无论是东汉,还是西汉,推行的都是郡、县…两级行政区划,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封为十三个州,设刺史十三人,后经历成帝、哀帝、王莽时期,将刺史改为两千石的州牧,后又还变回六百石的刺史,一连几次变化。

    简单点说,刺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