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是监察、监督之权,类似于后世的监察部门,区别是…后世是平级监督,而大汉是低级别的官员监督高级别的官员,六百石的刺史监督两千石的太守。
用低级别官员就是促使他们为了升迁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
在法治没有完全进行普及与推广的状况下,这算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可废史立牧…相当去废除了六百石的刺史,改让州牧去负责这个州的监察…且不止于监察,可以说,州牧掌管了一州的军事、政务、人事、监察…权利的太过集中,从「居无定所」的刺史,摇身变身了「坐镇一方」的军事首脑…势必会滋生出巨大的野心!
可以说…
压死大汉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黄巾起义,不是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是废史立牧!
张角、张宝、张梁,三十六方,几十万黄巾军都没有做到的,刘焉以一己之力做到了。
脑海中飞速的转过有关「废史立牧」的知识…
想明白这点,柳羽反问天子刘宏,「陛下觉得,是这些蛾贼可怕,还是地方手握军权的军阀更可怕呢?」
唔…
柳羽的话,一下子让刘宏怔住了。
他的眼睛徒然睁大,「你的意思是?」
不等刘宏把话吐出,柳羽的话还在继续,「原本而来,刺史只是微末的小官,他只拥有监督之权,哪怕这样…都能够让太守畏惧连连,唯命是从…若是将刺史这样的小官废除,兴立州牧这样手握权利的大官,那一旦陛下口中…这些所谓值得信任的重臣与宗亲他们心生不臣之心,那该如何?」
柳羽的话风越发的冷冽…
「陛下,蛾贼…只是一群农民,他们没有战马,没有铠甲,他们的兵器不过是一些农具,他们手中的牛的数量比马还多,他们拖家带口,哪里有什么战斗力?只要上下齐心,平定他们十分容易!可州牧一旦想要拥兵自重,他们是正规军…他们有兵器,有马匹,他们所处的州郡城池能够补给…他们的军饷是自己发放,他们何必在听朝廷的呢?废史立牧,名义上是帮陛下,是加强地方,是让地方有能够自我镇压的能力,实际上…是这些重臣、宗亲脱离陛下掌控,拥兵自重的砝码!陛下,你品,你细品!」
柳羽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
乃至于脱口时,他整个人都颇为亢奋。
他意识到,他是在改变历史…
只要他紧紧握住两条,大汉哪怕国事蜩螗,也绝不会名存实亡。
第一条,柳羽提议汉天子在蛾贼四起的最困难时期,不能放权地方自行募兵…
第二条,便是决不能推行废史立牧…
只要这两条稳住了,大汉的兵马始终掌握在朝廷的手里,地方无法做到兵马的迅速增加,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拥兵自重!
嘶…
此时的刘宏眯着眼,他的眉毛凝起,俨然…在沉思,在细细的思虑柳羽的话。
如果这话…是一个普通的公卿提出,保不齐刘宏就会先入为主的驳斥,可羽儿…他已经不止一次预测对了王朝局势的走势,提前做出预判与部署。
珠玉在前,刘宏不得不更加慎重的去对待。
呼…
长达半刻钟的沉吟,刘宏终于睁开了眼睛…
他没有直接下决断,而是继续询问柳羽,「若是地方州牧拥兵自重,那会酿成什么局面!」
这个问题…柳羽顿了一下。
似乎,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轻松。
柳羽试着去推演,「首先是益州…陛下怕是还不知道,如今的益州传入中原一条民谣,益州要出一个皇帝…试想一下,这话若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幽州牧听到,他会怎么想?」
「再加上益州远离中原,远离朝廷,剑阁峥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旦封锁住蜀道,益州牧无疑就是地方的土皇帝,朝廷就是想讨伐也是万难!」
「再说…荆州…」
柳羽试着一个州郡一个州郡的去讲述…
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起…群雄割据的势力图!
益州——刘焉;
荆州——刘表;
冀州——韩馥;
徐州——陶谦;
幽州——公孙瓒
扬州——孙坚!
最闹腾的中原,司隶、兖州、豫州…则是曹操、袁术、吕布、刘备角逐!
仿佛…废史立牧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