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一十九章 阉党抬头(4/5)

有证据!”忽的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着正二品官袍的老臣走了出来。

    “李尚书……”

    “李尚书、您管管吧,三天抓走一百多人,户部还运不运作了!”

    “李尚书、您……”

    见李长庚走了出来,南京户部的官员好像有了主心骨,纷纷开口请李长庚出手。

    说来也好笑,自从李长庚被朱由检安排到南京担任户部尚书开始,这群江南派系的官员,就对湖广出身的李长庚很看不上,做事情也是阳奉阴违的。

    只是到了这种节骨眼上,他们倒是开始求李长庚出手了。

    无他、不过是见到了一众同僚被崔呈秀和杨寰用这样的手段收拾,有些兔死狗烹的悲戚罢了。

    他们害怕自己也会在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因此才逼迫李长庚开口,以此来利用职位和道德绑架李长庚,让李长庚在日后见到他们受辱的时候,也同样出手。

    不过很遗憾的是、不等李长庚做出反应,崔呈秀便忽的改变口风道:

    “罢了、在户部门前做这些事情,确实有失体统,有失礼仪,这是下官的不是了。”

    说着、崔呈秀对李长庚作揖行礼,随后转身便要离开。

    杨寰见状,对众多锦衣卫一摆手,随后带着押送官员的锦衣卫离开了户部门口。

    这过程中,李长庚没有做出什么制止的举动,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开口,就等于帮了江南诸党。

    虽然他一直以为自己不植党援,但是在旁人看来,他毕竟是朱由检调来南京的官员,头上早就有了一个“齐王党”的标记。

    如果帮江南诸党开口,不亚于成为了背叛齐王党的叛徒。

    只是如果不开口,任由崔呈秀这么胡来,户部也就征收不了南方的赋税了。

    要知道南京六部也不完全是废物,实际上还是需要办许多事情的。

    例如户部、主要便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而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

    这还不算、户部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以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

    也正是因为南京户部这么重要,朱由检才会把李长庚派到这个位置上。

    李长庚倒是不在意崔呈秀和浙宣昆三党的党争,他只是怕耽搁了秋税收缴和北运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长庚只能转身返回了户部,同时也见到了其他户部官员对他一脸鄙夷的表情。

    他并不在意,只是在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后,自己动手研磨,随后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主要是在说崔呈秀的种种作为,以及会对户部造成的影响。

    写完之后,李长庚才在信封上写下了“齐王殿下亲启”的六个大字。

    “把这份信送去辽东给齐王殿下,五百里加急。”李长庚将信交给了旁边的亲信官员。

    “是……”官员接下,随后命人将信北送。

    也就在李长庚做出反应的时候,离开户部的崔呈秀却坐到了秦淮河不远处的一个雅苑而二楼中。

    窗户打开,不远处就是秦淮河,河道两侧屋宇精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

    虽然眼下不过是午后、但还是能看到不少纨绔子弟来来往往,而青楼二楼,时不时也能见到遍身绮罗,手拿团扇的瘦马来回渡步。

    街上也有贩夫走卒,普通百姓,但这些存在,并不属于崔呈秀眼中的风景……

    “每当夜凉人定,风清月朗,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

    “到了晚上,秦淮河才是最热闹的时候,崔按察使,恕老夫来迟了。”

    雅间内响起了声音,崔呈秀转头看去,果然看到了走进门内的杨寰和魏国公徐弘基。

    作为当初淮北大饥一事的参与者之一,这厮不仅在粮食上动手脚买卖,还涉及了江南的盐茶之事。

    这次崔呈秀来江南之后的动作这么大,生怕牵连到自己的徐弘基不得不出面,请崔呈秀来到了自己的雅苑之中。

    “魏国公赏脸赐宴,这是下官的福气才是,怎么会怪罪呢?”

    崔呈秀说着场面话,听上去好像不生气,但实际上呢?

    “呵呵、听闻崔按察使和杨指挥佥事下江南,江南之地商贾都希望求得二位的墨宝、这是润笔的礼物,还请二位赐下墨宝。”

    徐弘基听得出崔呈秀的不满,对此他赔笑着拿出了两份礼单。

    将礼单放在桌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