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之王》

第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4)

切。臣妾未嫁皇上之前说过,今生是你的人,来世还是你的人,现在也一样,只要皇上不弃,臣妾定会一心一意服侍陛下。

    世事变化,你我知心不变,这大夏王朝江山,你一定要当好朕的贤内助。朕虽荣登大位,但根基不稳,尤其没有心腹大臣为握,则朕之政令难行。皇后虽然出生不高,但如今贵为皇后,后家之人当一飞冲天。朕将拟旨,令张兄杨忠担任礼部尚书,封安乐候。次兄杨坚担任上京知府,封忠义候。三弟杨林武功盖世,任九门提督,封逍遥侯,受康亲王、右丞相梁师立节制,平时听命于朕。不知皇后以为如何?

    大夏祖制后宫不得干政,但臣妾大哥、二哥及三弟武功不足,恐难服众……

    无妨,新朝初立,三位妻舅跟随朕十余年,定能胜任,朕也信得过,这天下总要自己的人来治理,你就不必担心了。

    臣妾代三位兄弟谢陛下隆恩……

    快快请起…

    皇后杨柳速来低调,因出生不高,嫁与泰康帝十一年来虽然受宠,但始终得不到先帝和先皇后的承认,泰康帝封为皇后,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触动了不少王公大臣的利益。

    夫妻二人聊了两柱香的功夫,在皇长子梁世宗,皇次女梁爱功课回来之后,一家人在皇后寝宫晚宴,其乐融融。是夜,泰康帝梁坤在皇后杨柳处过夜。第二天醒来已是正午十分,皇后早起,吩咐下人备好膳食之后泰康帝方才起床。于是泰康帝与杨皇后共进午餐。

    皇上,这是臣妾为您准备的连耳根,你补补。

    好,那朕就多吃点,补补。昨晚一夜只来三次,但朕深感疲惫,想想朕今年三十有八,是不及当年了。

    皇上哪里话,臣妾觉得皇上越战越勇,臣妾自当臣服,只是您贵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可要保重龙体。同时,皇上龙脉单一,应当广纳后宫,多生子嗣,这才是大夏王朝万世基业之本。

    对了,有个事朕得提醒一下。庄妃、惠妃、华妃、宜妃对你多有不服,这些人后加势力强大,朕都要礼让三分,你作为后宫之主,一定要妥善处理,不可多生矛盾。朕加封三位妻舅一来增加自己的人,与王公大臣和氏族抗衡,二来也是增加你的底气。

    臣妾知道,感谢陛下隆恩。但陛下切记不可专宠,这是为君之忌。陛下现在虽有一后六妃,但子嗣不多,臣妾建议陛下选修,增加后宫嫔妃,为大夏王朝开枝散叶。

    好吧,这事就由你来办吧!朕吃好了,得回养心殿处理政务了。

    臣妾恭送陛下……

    泰康帝走后,春儿上前说到,娘娘为何建议陛下选秀,这会不会影响到陛下皇后娘娘的宠信?

    影响到也无妨,如今哀家贵为皇后,但六宫皇妃不服,且扭成一团与哀家对抗,他们都说贵胄之后,后加有着强大的势力,哀家三位妻舅虽然现在深居要职,但根基不稳。哀家在后宫同样被孤立,到不如让皇上选秀,找一些信得过的人壮大势力。

    还是皇后娘娘考虑周到……

    泰康帝回到养心殿,右丞相、和亲王梁宽已在殿下等候。

    臣梁宽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兄请起,赐座。谢皇上……

    皇兄前来,必定有要事?

    对,现在臣担任右丞相之职,无力再担任九门提督了,现天下已定,请皇上另择贤良。

    朕正有次意,皇兄以为朕妻舅杨林如何?

    此人武艺高强,能力尚可,但经验不足,稍加历练即可。

    朕也是这般想法,反正是自己人,总比其他人要合适,就这样办吧?

    臣遵旨!

    皇兄还有何事?

    眼下有三件事,急需陛下巩固,这样泰康大政方可出得了养心殿。

    第一,一朝天子一朝臣,尽快让自己人上位。

    第二,各军将领需要封赏,相互调换,否则军心不稳。将士结党乱政,危害无穷。

    第三,谴使通告各国,维持良好外交,保障朝廷安稳。

    好,就按照皇兄之意办理,拟尽快拟出调程印各军实施。

    谢陛下,臣告退……

    当天下午,养心殿传来召令,杨忠担任礼部尚书,封安乐候,杨坚担任上京知府,封忠义候,杨林担任九门提督,封逍遥侯,受和亲王梁宽节制。各军将领官升一级,提职留用。各军提督、总兵相互调换使用。从而,泰康帝实现了对军队的掌控。

    左丞相府里,前左丞相刘瑾与现左丞相刘安彻夜长谈。

    老夫总算没有白费,虽然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