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青笑呵呵的说道,范进也是陪笑问道:“李兄也是去广学客栈吗?”
李常青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要是住别的客栈,我可负担不起。”
“哈哈,那咱们快些走吧,不然到时候,回去客栈里不知道有没有吃食了。”
范进饿的肚子咕噜噜的叫,而且脑海中的五爪金龙居住的命宫之说,范进也要感悟一番。
并且范进此时只觉得背后的脊椎文骨似乎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里面孕育的好像并不是翰林才有的身体文骨文道神通,而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五爪金龙。
文骨对应的是文道神通。
其中,圣前文位就是圣人门生,天赐文骨,其中童生的眼部文骨对应的是明眸夜视。
如果是秀才文位就是纸上谈兵,觉醒手部文骨,象征着秀才已经可以接触到了时政策论,正式踏入读书人的门槛,以才驭气,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之后的举人就是口部文骨,可以孕育出出口成章神通,而之前提到的舌战春雷则需要身居官职,或者吟诵战诗词的时候有雷鸣气势,方能领悟。
进士的舌部文骨的唇枪舌剑,乃是儒家最强的杀伐手段,唇枪舌剑之斗法,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四个科举文位,将读书人读书时候所用到的身体开发到了极致。
眼能夜视,手能提笔,口能成章,舌能杀伐。
而这只是最基础的文位神通,可以理解为科举文位神通,就是考上科举,得才气灌顶,圣人赐福就可以领悟的神通。
但是文骨的诞生,绝对不止于此。
读书人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还能够领悟出其余的文骨神通。
眼部的过目不忘可以提升记忆力;
手部的奋笔疾书加速纸上谈兵的书写速度;
口部的人言微轻可以让举人知县在审问时候可以震慑住对方,;
舌部的巧舌如簧更是能够让进士在斗法时唇枪舌剑的攻击连绵不绝。
诸如此类的文道神通,在诞生文骨够都可以自行领悟,这就是为什么要考取科举的原因之一。
不得才气灌顶,圣人赐福,想要靠自己孕育诞生文骨,难如登天。
似范进这种圣前文位,比科举可要难得多了,百年不出一个。
进士之后,就是更大的门槛了。
进士虽然少,但是每次会试殿试放榜之后,都会有人高中。
但是想要成为翰林,那不是一般的进士可以担任的。
进士放榜之后,皇帝会御赐“恩荣宴”,所有考官和上榜进士皆前往礼部参加。
宴会之后,便开始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其中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前三甲才能够百分百进入翰林院,不仅能够进入翰林院,享受翰林文位,还能蒙承圣恩,直接担任官职。
而其余的进士们,则是要进入点翰林之外的环节,朝考。
殿试鼎甲三人虽然已经被授予翰林院官职,但是还得参加朝考,只不过读卷官随意将它们放在一等的考卷里面。
三甲之外的其余进士,朝考前列者将进入翰林院,名为“馆选”。
其中又分为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名为“庶吉士”,亦称“庶常”,就是实习翰林的意思。
所谓庶常意思是:众多有品德的官员。
这翰林的选拔也是有很多的讲究,录取标准除了文章要优等外。
还要看仪容仪态,长相丑陋,是没有机会入选的。
核查各人的年龄,越年轻越有入选的希望。
还有就是书法优劣,在朝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字如其人,在这个时代被人十分的看重!
朝考考卷答得漂亮入选的为“文入选”,人长得漂亮入选的为“人入选”,最有前途的当然是“人文俱入选”。
庶吉士是翰林院的临时职位,并不是官职,在散馆分配前仅是半个翰林。
要翰林院各馆二审分配工作后进入其中,方为翰林。
这个二审就是看这个实习翰林适合什么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深造的,就进庶常馆,即教习馆,是新进士深造的地方。
起居注馆,是掌侍皇帝政务之起居、记录皇帝言行的机构,这就是正儿八经的翰林院在编人员了。
最后就是国史馆,是编撰国史的机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