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二一六章 大明的航空时代(2/3)

入航空工业协会。

    「通过航空工业协会,可以一次获得生产飞机所需的所有核心专利的授权。

    「总授权费用是情况而定,但不会超过飞机售价的两成。」

    听到这些介绍,商人们没有什么反应。

    两成授权费在当前属于相对比较高,但也是属于大家都见识过的比例。

    在飞机这种划时代的东西上,两成授权费也是能够接受的。

    然而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这些商人们感觉开始迅速的改观。

    很快就开始觉得,这个费用一点都不高,而是非常的低廉,近乎白送的比

    例。

    因为她们发现,这两成授权费用,能够拿到的东西太多了。

    因为飞机是新发明的,从头到尾都是新技术。

    更关键的是,工部和两大航空公司,在过去一年的过程中,按照朱靖垣去年留下的大量图纸和提示,积累了大量的航空行业的专利。

    飞机制造和控制方式,飞机本身的不同的用途,飞机的所有配件和原材料,覆盖到了航空工业需要的方方面面。

    在原本历史上,是数十年内时间慢慢积累出来的设计,被在一年内搞出来了。

    这些专利与其说是专利,不如说是一份完整的设计和生产指导书。

    拿着这些专利的说明文件,就知道怎么设计和生产飞机了。

    而且做出来的飞机,都是功能非常完善成熟的,可以直接用于各种行业的。

    所以这其实是技术费用,而非单纯的几项专利的费用了。

    这些专利如果真的当专利卖,如果是分开了单独销售,那价格就得翻几倍了。

    想要参与经营的厂商,就算是只购买比较重要的专利,小专利靠湖弄和规避。

    就算每项主要专利授权费用,只要销售价格百分之五,总费用也会超过百分百的。

    那就没办法按照售价收专利费了,制造成本的一半以上都是专利费用。

    现在把两成的授权费用,换成完整的技术转让费用之后,这个价格就非常的低廉了。

    所以,航空工业协会要求,所有获得授权的公司,都要加入航空工业协会。

    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新的航空相关专利,将会自动反向授权给航空工业协会。….

    这个要求非常霸道,但按照朱靖垣的指示,这个授权不是无偿的。

    相应专利如果以后单独对外授权,发明公司将会直接得到授权费用的七成。

    如果专利通过了全面审查,确认其拥有某种必要性,就会被加入整体授权专利池。

    发明公司就能够从所有新生产的飞机中获得授权费用分成了。

    航空工业协会相当于一个专利分享平台,谁提供的专利越多,谁获得的分成越多。

    鼓励相关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开创新技术。

    现在协会掌握的这些专利,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朱靖垣的,而朱靖垣又做出了承诺。

    自己分到的授权费用,可以按照销售数量返还,最高可以返还费用的八成。

    也就是说,这份完整技术转让的费用,最低只需要售价百分之四。

    这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低到可以算是白送了的东西了。

    至于,朱靖垣申请的专利,包括在飞机本身在内,只有最为基本的控制专利。

    也就是保证飞机能飞起来,能够按照驾驶员的简单指令飞行。

    其他的细节和功能上的专利那就一概没有了。

    朱靖垣不会去申请那些细节性的专利,这不影响自己获取专利费的数量。

    专利授权费用本身是有一个潜在的上限,也就是各国法律要求的不能扰乱市场。

    也就是不能开出过高的价格,具体多高算高并不非常准确,通常不能超过总售价的三成。

    朱靖垣飞机本身的发明专利,加上配套的基本控制专利,足够拿下这三成授权费了。

    自己再去申请更多的细节上的设计专利,也拿不到更高的授权费用,相当于给免费送技术。

    那就不如干脆不卖,让泰西人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拿那些专利吧。

    在大明各地,咨询航空工业门槛的商人中,真正有实力的办的起飞机制造厂的,没

    过几天就决定加入航空工业联合会,进入航空工业市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