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二一六章 大明的航空时代(3/3)

这个市场的前景,真的不用别人专门描述,他们稍微调查和判断就能看到巨大的前景。

    而大明的工部和皇室财团,以及一个亲王主导的航空公司,对这个行业的全力支持,他们也都能够看得到的。

    得到这种支持的行业就不可能赔钱,所以很多商人迅速决定投入了。

    但是,他们想加入,想要拿到所有授权和技术文档,可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需要通过航空工业协会的审查,确定属于可靠的而且有实力的大明商人。

    签下关于技术保密和销售保证书后,才能有资格参与飞行机器生产。

    同时,要所有参与的公司,暂时都只能生产一类中的一型飞机。

    都是被限制的最低级的「通用小型民用飞机」。

    他们暂时也只能得到生产这型飞机所需技术授权和相应技术文档。….

    设计、生产的过程中,还有航空工业协会去现场指导,这同时也是一种监督。

    最低级的民用飞机,是最需要民营厂商参与,了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飞机。

    后续会逐步开放小型水上飞机,五人小型运输机,农用飞机等等。

    这种厂商开始会有很多,可能有几百甚至上千家,早期飞机非常简单,比造汽车都简单,最后可能剩下几十个到一两百个。

    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从大量小厂商之中杀出重围,展现出经营和生产优势的少量厂商。

    才有机会配合大明航空公司、皇家飞行机器公司、工部的工厂,生产大中型运输机。

    这种厂商可能有十几个。

    再进一步筛选出最有实力的厂商,跟大明朝廷深度绑定的厂商,来生产战斗机和轰炸机。

    这种厂商应该就只有少数几个了。

    在这个筛选和竞争过程中,协会逐步向对应等级的民间厂商,开放技术和生产范围。

    不能现在就完全开放,不能现在把所有技术全放出去。

    那样民间厂商根本消化不了,绝大部分民间厂商根本不需要最高端的技术。

    直接开放只会加快竞争对手的追赶速度。

    即便是这些被审查过的企业,也不可能完全保守的住秘密。

    就算是他们自己不会泄露技术,保密意识不足也会让技术不断的外流。

    技术外流是不可能根绝的事情。

    只能从一开始就做好被窃密的准备。

    做好从源头控制外流的概率,控制外流的技术级别的准备。.

    王子虚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