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三零八章 新天府护城河与紫禁城(3/4)

们具体居住的新式宫殿。

    在这种整体布局变动的基础上,新天府紫禁城的所有建筑尺寸,都比原紫禁城放大了。

    不但建筑的主体都更高、更宽、进深更大了,这些正式的宫殿周围的辅助房间,乃至给仆人们使用的房间也都加大、增多了。

    建筑的内部空间变大很多,外部的那些广场就相对缩小了,缩小了宫内跑路的距离。

    同时还专门设计和建设了为新时代的新功能准备和预留的空间。

    例如锅炉和暖气供应系统、自来水和净水系统、电力供应和控制系统、现代卫生设施和排水系统、停车场和地下储藏室等等。

    京师紫禁城的同类设备都是后来逐步附加的,新天府紫禁城是设计上就存在的。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空调,不过新天府夏天温度基本不超过三十度,电风扇也勉强够用。

    而且空调后续可以再加装。

    总体上来说,新天府紫禁城,是在新时代重新设计的,更加规整和现代化的宫殿群。

    现在宫里面没有其他人,朱仲梁没有去住太上皇的仁寿宫,而是跟老伴一起住进了慈宁宫。

    朱靖垣也没有去宫外住王府,而且直接住进了慈宁宫前面的慈庆宫。

    这样祖孙两个住了前后院,随时可以直接串门聊天。

    这些最高级的宫殿本身都不是一个院子,而是被多个小院子拱卫的大型建筑群。

    朱靖垣的两个王嫔,都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住,他们的婢女住在她们院子内居住。

    已经收房和即将被收房的婢女们,也带着自己管辖的婢女各自住一个院子。

    其他的普通仆人们,住在周围的其他房间里。

    朱靖垣和以前一样,到了地方安顿下来,就直接回房去休息。

    其他的任何事情,都等重新适应了陆地,倒完了时差之后再说。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状态,所以这第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瘫着。

    朱靖垣在宫里面躺了两天,基本恢复了正常状态。

    然后就召唤了两个幕僚,乘坐自己带来的专用汽车,一起去了城外的农机厂。

    大明本土组装的拖拉机样品已经送了过来。

    农机厂的工匠,在本土来的工匠的指导下,尝试用本土送来的柴油机,加新天府生产的底盘和轮胎组装拖拉机。

    朱靖垣一进来,这边的工匠们马上停手,一起站起来行礼。

    朱靖垣马上笑着回礼,让工匠们继续忙碌。

    然后自己靠过去,看着几个半截的拖拉机,询问现在的情况:

    “怎么样?组装起来的机器能跑吗?”

    负责组装的工匠来马上回答说:

    “能跑起来,稍微有点小问题,还需要继续调试……”

    朱靖垣马上继续问:

    “那现在能直接下地收割和耕田吗?”

    这边工匠随口说: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得在现场跟着,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

    跟在朱靖垣身边的牛鉴似乎想到了什么:

    “殿下,如果您想要去田里展示机器,最好是等调试的基本不出问题了,或者自己用从本土带来的调试好的样品机器。

    “否则在展示的现场频繁出问题的话,可能会给百姓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朱靖垣的确想要出去展示新新机器。

    新天府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正在玉米,然后耕田种小麦,正适合展示。

    牛鉴的提醒也的确有道理。

    虽然新天府理论上是公司化经营,所有百姓都是皇庄的员工。

    是不是改用新机器,是由皇庄的经营团队决定的,而不是百姓们自己决定。

    但是机器的使用者还是百姓们,他们对机器没什么好印象的话,工作热情就可能受影响。

    朱靖垣轻轻颔首说:

    “牛先生说的不错,展示和推广还是尽可能等机器成熟了再做。

    “那大家就继续调试组装机器,我先用样品机器练习一下……”

    林则徐和牛鉴顿时都吃了一惊:

    “殿下您要自己去展示拖拉机?”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说:

    “的确是要自己展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