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二六章 “加倍”(3/4)

进行调整,检验确认现有的船坞和船台数量。

    朱靖垣早在七年多以前,就建议当时的皇帝朱仲梁,给官方和皇室的船厂下令,提前建设了大量的大型船坞。

    现在的船厂要增加订单,除了招募工人的事情有点麻烦,其他方面都没有遇到大问题。

    大明方面的动作,也很快就传到了泰西各国。

    泰西各国没办法直接知道大明朝廷的决定,也很难了解到船厂决策层得到的消息以及下达的实际订单的数量和详细信息。

    但是能够通过公共渠道,了解到大明的主要海军造船厂正在扩招,正在增加材料订单。

    而且增加的幅度堪称“骇人”。

    最起码在泰西人看来是已经到了骇人的程度。

    直接翻倍了还不算骇人吗……

    此时,泰西各国的代表,都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国家,都正在按照条约调整造舰计划。

    相关的消息传来,各国君主和大臣们都有点恐慌。

    特别是露西亚的一伙人。

    露西亚皇帝尼古拉再次跟自己的主要大臣在内阁开小会了。

    不用其他人开口,尼古拉自己就苦着脸念叨:

    “大明方面传来的消息,大明的海军造舰计划……很可能直接翻倍了……

    “前几年,大明据说是每年四艘四万吨以上级主力舰,这样以后就会直接变成八艘。

    “这应该就是对我们的海军条约的回应……

    “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不管我们欧罗巴各国是否完成了自己的七十五万吨战舰计划,大明可能都要对应的建设七百多万吨的作战舰艇……

    “他们的主力舰……如果按照四万吨算,可能会……会超过一百艘!

    “如果按照最新的六万吨计算,也有六十四艘以上。

    “两相折中,应该也有八十艘左右。

    “整个欧罗巴的全部海军加起来,也未必能有这么大的规模……”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听着这些数据,直接瞪大了眼珠子看向几个同僚:

    “大明……不可能真的造出这么多战舰吧?大明的财政能够承受的了吗?”

    内阁大臣会议主席韦德梅耶苦着脸说:

    “按照财政相关同僚的计算,大明显然是能够承受的……

    “甚至于,就算是再次翻倍,大明也能造出来。

    “就像我们,造七十五万吨战舰其实压力不算大,一百万吨也不是搞不出来。

    “对于大明而言,就是一千万吨也不是搞不出来。

    “大明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财政水平,都足够支持大明保持所谓的对等原则。

    “也就是大明的海军舰艇吨位,也比其他所有国家都要多。”

    皇帝尼古拉也瞪大了眼珠子,眼神其实已经有点歇斯底里的感觉了。

    不过他尽可能让自己的表情和语气都尽可能的稳定的问:

    “大明的这种应对方案,算不算是对我们的条约的反对?

    “大明还会不会继续向我们提供造舰方面的技术支持?”

    韦德梅耶马上说:

    “应该不算是反对,这应该只是非常正常的决定。

    “大明方面派遣的工匠,以及于我们联络的鸿胪寺人员,态度也都没有什么变化。

    “现在已经开始非常正常的,按部就班的与我们讨论技术转让和装备出口协议了。

    “大明如果反对我们的条约,如果不准备继续向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相关人员的态度变化,会比我们从外界获得的消息更加灵敏。”

    尼古拉继续追问:

    “大明不在意我们欧罗巴各国大力造舰?不担心潜在的再次与大明敌对的可能性吗?”

    韦德梅耶轻轻摇头说:

    “我觉得,不能说完全不在意,也不能说完全不担心这种情况出现。

    “但是,我们的七十五万吨海军舰艇,对大明而言真的不算什么。

    “实际上,因为泰西各国不可能完全联合,欧罗巴各国的造舰技术还都是大明提供的。

    “大明海军的作战舰艇,可能只需要有欧罗巴总吨位的一半,甚至只需要三分之一的吨位,就能保持对整个欧罗巴的压制了。

    “大明如果正常完成了七百万吨以上的作战舰艇,就算是欧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