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六九章 收税的逻辑(2/4)

br>    到目前为止,除了大明本土北方,都已经被他“总督”过了。

    如果只要是朱靖垣总督过的范围的官员,都无法晋升到中央朝廷的话,那朝廷就没人了。

    所以朱靖垣总督过的下属官员也就理所当然的不受惯例限制了。

    卢荫溥当过北墨洲布政使。

    当地不但北朱靖垣直接督管过,甚至还是最靠近大食国的范围。

    所以卢荫溥就和类似的官员一起,就视为了大食亲王系这样一个圈子的成员。

    不过卢荫溥自己很清楚,大食亲王督管过的地方太多了,自己跟大食亲王根本没有建立任何直接的政治层面的关系。

    只有和以往一样,直接在大食亲王身边干过活的属下,才能算是大食亲王的人。

    这些人也都按照传统的规则,都还没有晋升到中央衙署各部。

    自己实际上只是现任皇帝的臣子,还是非常幸运的赶上了九卿和大域改革的臣子。

    所以得以在退休之前就晋升到一品实职的九卿官职。

    理论上自己要无条件支持皇帝的决策。

    但是无论是遗产税,还是直系亲属赠予税,都会损害自己家庭的利益。

    如果现在自己还有的选的话,卢荫溥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表达观点。

    但自己现在的职务是司徒,主管包括税务在内的财政的。

    别人可以沉默,自己却无论如何不能沉默。

    卢荫溥作为当到了九卿高位的职业官僚,就算是在这样极端纠结的情况下,也迅速做出了自己的最终决定。

    自己必须站在皇帝这一边。

    这是必须做的选择,那些损失也是必须承受的损失。

    否则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就没有未来了。

    不光是现任皇帝不会再重用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后续的皇帝也不会。

    这个时代的大明的高级官僚都已经明白,大明皇帝在政治上是非常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会互相扶持禀传承理念的体系。

    自己在执政的问题上,在涉及到自己负责的政务上,拒绝配合现任皇帝的话,继任的皇帝也不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好脸色。

    如果自己主动配合的话,应该会在事后得到合适的补偿的。

    自己现在能够追求的,就是想方设法展现自己的作用,好在事后拿到尽可能好的补偿。

    卢荫溥深吸了一口气,站出来大声说:

    “启禀陛下,臣以为,诸王和勋贵的爵位降级袭封,本身与税收是不想关的两件事情。

    “爵位对应的是陛下授予的荣誉,是为大明做出重要贡献的证明。

    “为防止后人坐吃山空,更重要的是防止不肖子孙辱没祖先威名,所以要求袭爵的子孙必须通过朝廷设置的综合考核。

    “袭爵相应的综合考核的难度,远远达不到将爵位提升一级的程度。

    “获赠资产所得税,针对的是现有的资产权属转移。

    “征收获赠资产所得税的逻辑,是大明皇帝陛下和大明朝廷的认可和保护,让资产所有人可以合法并安全的赠予和获得资产。

    “所以爵位是爵位,资产是资产,税收是税收。

    “无论有没有爵位,无论爵位承袭的时候有没有降级,其本人拥有的资产转移的时候,都需要陛下和朝廷的认可。

    “不愿意缴纳这部分税款,也就意味着相应资产不受陛下和朝廷认可。

    “当然也就不受任何形式的保护了!

    “所以,臣作为大明朝廷的司徒,认为应该对民间任何形式的资产权属转移征税。

    “税率应该采用累进制,资产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起征点可以设为一百银钞,起征税率可以设为百分之五。

    “超过一万银钞的部分,税率应该为百分之五十。”

    卢荫溥的话说出来,现场大部分人员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甚至于皇帝自己也稍微有点意外。

    朱简炎知道,只要卢荫溥的脑子不昏,就知道要在这个时候配合自己。

    只是没想到他做的这么的干脆和彻底。

    这个彻底,不是说他做的过度了,不是他狮子大开口。

    在很多时候,狮子大开口其实就是反对,打着支持的名义去反对。

    卢荫溥提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还算合理的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