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六九章 收税的逻辑(3/4)

围内,尽可能的把标准拉高了。

    一百银钞相当于后世的一万块,一万银钞相当于一百万。

    所得税最高百分之五十封顶,也是后世的典型操作。

    如果卢荫溥要打着赞成的名义反对,应该会会支持不设置起征点。

    只要有一银钞的赠予都要交税,同时把最高税率拉到八成以上。

    那样就是纯粹的来捣乱的了。

    当然,这样把继承也包括在内,最高缴纳五成的所得税,也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现场的大部分人把目光转向了朱简烽。

    这个卢荫溥跟大王您对着干,您应该马上站出来反驳吧?

    朝廷收继承税,收直系亲属获赠所得税,对您这种亲王的利益也显然是有害的啊。

    但是朱简烽虽然皱着眉头板着脸,但是却没有开口。

    朱简烽的心思也很简单,自己的太上皇父亲和皇帝哥哥,肯定都是真的要收这个税。

    皇帝直接提出来的要求,以及卢荫溥现在提出来的方案,都算是漫天要价。

    但是与此同时,整个大明的富贵阶层,也都肯定会反对交这个税。

    他们肯定不会接受现在的方案,也肯定会寻求把标准尽可能的压低。

    双方肯定要拉扯一段时间,最后妥协出一个双方都勉强能接受的方案。

    自己作为近支亲王,作为太上皇的儿子和皇帝的弟弟,现在的身份是非常敏感的。

    自己如果跟下面臣子站在一起,很可能会被太上皇和皇帝一起针对。

    关键是,自己就算是被太上皇和皇帝针对了,普通臣子也不可能接纳自己。

    自己这种近支亲王,是没办法完全融入臣子群体中的。

    这也是朱简烽开场就第一个站出来的原因。

    自己第一个站出来,就是自己作为宗人院成员提出要求,而不是去附和下面的臣子。

    现在卢荫溥虽然是在反对自己,但关键是表达了皇帝的意图。

    自己反对卢荫溥,就是在反对皇帝。

    自己可以直接向皇帝争取利益,可以在另外的场合反对皇帝的命令。

    但现在绝对不能站在臣子群体中。

    所以朱简烽开场说了自己的态度之后,后面就换成了看戏的心态了。

    你们就别想再让我给你们当枪头了。

    现场就在这样奇怪的氛围中僵持了好一会儿。

    经过持续的观察,以及和身边人压低声音讨论过之后,其他的臣子们都慢慢的意识到,朱简烽这个亲王是不会站出来说话了。

    于是,大明的冢宰汪廷珍,这个从几年前就跟卢荫溥不对付的九卿站了出来:

    “陛下,卢荫溥这家伙完全是在信口开河,根本就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如果赚了一万银钞的家业,在传给儿孙的时候,都要交给朝廷一半,谁还愿意努力去挣钱呢?

    “臣以为,无论如何,继承祖辈家业,都是不应该交税的。”

    卢荫溥也毫不犹豫的直接喷了回来:

    “陛下,汪廷珍才是在信口开河,而且对待别人和自己的时候摆了两套标准。

    “讨论限制工人工作时间的时候,他说不能阻止百姓通过劳动换取更多财富。

    “现在讨论继承家业的问题的时候,他又支持富贵家庭的孩子们依赖祖辈的遗产生活。

    “这样表里不一的人,不应该留在我大明的朝堂之上,没有资格成为大明的九卿重臣。

    “臣以为,富贵家庭的孩子,也应该不要祖辈的遗产,也应该自己去奋斗。

    “大明的富贵家庭,也是在我大明的天下成为富贵家庭的。

    “他们的财富,是获得了大明皇帝和朝廷的认可,才能得以保存和使用的。

    “他们就应该将一部分资产交给大明朝廷,用于维持大明朝廷的运转,用于救助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

    “如果他们要将全部的资产,都完全留给自己的子孙,而不缴纳税赋的话。

    “大明的皇帝陛下和朝廷也就没必要认可这笔资产。

    “所以臣现在建议,对大明范围内任何拒绝缴纳所得税,以及任何偷逃税款的行为人,直接除以没收全部资产的处罚。

    “包括汪廷珍他们一家,如果他自己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想要获得遗产,但又拒绝交税的话,应该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