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夜:东周》

21. 龟王何必取笑鳖霸(3/3)

岁,指“岁星”,也即木星。然后后面“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说的是日月星辰位置。岁星在鹑火之位,月亮在天驷之宿,太阳在析木之方,日月交会于斗柄,辰星出现在天鼋。《左传》、《国语》提到“析木”时总跟着“之津”二字,“津”为天河,说明“析木”所指的天区位于黄道上横跨银河之处。

    天驷,即“青龙”七宿中的第四宿,有星四颗,也就是今称“天蝎座”中的π、ρ、δ、β四颗星。星在天鼋,是指水星在天鼋一宫的位置。

    沬[mèi]邑:河南汲县北面约十里。公元前1250年,商朝皇帝武丁即位,随后开始迁都到沬邑。商纣王即位,就把都城沬邑改为朝歌。

    牧邑,朝歌城外南七十里一处,牧野之战发生地,网上有文章说朝歌又称是牧邑,一派胡言乱语误人子弟,牧邑是单独地名,不是朝歌。

    (注2)石慎影射石申,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等,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中高人多影射天文大家,为笔者致敬先人,顺带普及古代天文学知识,是作者一方寸心。

    (注3)二三子:你们几个,几个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本小说不会出现“你们”,你们一词不合当时语境。

    尔侪[chái]:你们。

    隰皋[xí gāo]:水旁陆地,水涯下湿。《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牧隰皋”。

    (注4)尔无我叛:我不叛变。出自《左传·昭公十六年》记,郑人盟商人之辞。春秋郑国国君与商人立下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匈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这是《左传》记录重要的质誓,也是唯一与商人定下盟约。当时邦国与邦国盟誓之辞,当是现在各国之《条约》。此质誓也会本小说后续章节出现,将例证一个商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