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四百九十三回 撤的飞快(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全军火速开进,追击后金军。

    作为一支受到过长期训练,又足食足饷的军队,不算难的事。

    但对于养尊处优,有一把年纪的孙承宗,真是遭老罪了。

    这么快的行军速度,孙承宗坐轿子是不可能,只能骑马。

    在马背上颠簸得昏天黑地,感觉自己都快吐了。

    “督师,您还好吧。”

    宋伟看到孙承宗不舒服的样子,赶紧上前关心。

    孙承宗已经说不出话,只摆了摆手。

    他一抬头,猛然发现自己快要脱队了。

    更离谱的是,脱队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带来的标营。

    这支招募自通州的三千士兵,累得坐在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

    孙承宗不可以思议的问道。

    “后面的金州军嫌我们太慢,都已经超过去了。”

    宋伟哭笑不得的说道:“我们再不加速,就要被他们甩开。”

    “这才行军多久,就成这样啦。”孙承宗无语了。

    难怪自己固执的要求留在标营,杨承应不仅不阻止,还很贴心的送来一匹好马。

    “人家好几年吃饱喝足,又经过几年的训练,咱们比不过。”

    宋伟苦笑道:“而且,想追都追不上了。”

    “这……”孙承宗也无奈极了。

    一匹快马载着传令兵,飞速赶来。

    “督师大人,大帅命属下传话,大军继续追击。”

    传令兵不下马,“督师可就地安营扎寨,等大帅的好消息。”

    说罢,传令兵策马离开,不给孙承宗说话的机会。

    孙承宗郁闷坏了,叹了一口气,只得按照杨承应交代的办。

    荒郊野外,要是遭遇鞑子,指定全军覆没。

    从滦州往北到永平府,只有二十四公里。

    大军上午出发,下午抵达永平府,只剩一座残破的空城。

    有百姓零星的逃回。

    白养粹组织军民撤退,但是仓促之间,是无法全部带走的。

    杨承应在永平府休整一晚,便率军向迁安进发。

    得到是一座没有后金军把守的城。

    但和永平府相比,却好了许多。不少物资没带走,便宜了杨承应。

    再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继续追击。

    第三日,抵达了三屯营。

    “参见大帅!”

    靳国臣向杨承应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杨承应挥手示意,随即急声问道:“遵化方面情况如何?”

    “敌人撤的很果断,而且速度也比较快。”

    靳国臣禀报道:“估计是知道大帅快到了,鞑子存放在遵化城里的粮食和财宝都没有带走。”

    皇太极撤了三屯营之围,孔有德立刻派出哨骑。

    在得到确切消息后,他带着骁骑营一千骑兵,抢先一步占据遵化。

    所以,留在三屯营迎接杨承应的是靳国臣。

    听到物资没带走,杨承应瞥了眼杨肇基,瞧他一脸不高兴,估计是被孔有德这一举动气到了。

    再看刘之纶,神态安然。

    杨承应心中已有数,便向刘之纶道:“侍郎大人……”

    “别这么称呼在下,在下这个侍郎是朝廷临时给的,算不得数。”

    刘之纶很有自知之明。

    杨承应剑眉一挑,虽是个痴人,却不是傻子。

    “那我称呼您一声刘大哥,这不为过吧。”杨承应顺杆爬。

    “额,当然可以。”

    刘之纶立刻察觉到对方拉拢的意思,为了自己剩下的几千士兵寻找好去处,勉强答应。

    “刘大哥,您麾下这些士兵,将来有什么打算?”

    杨承应开门见山地问道。

    “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的百姓,如果有可能的话,多半还是愿意还乡。”

    刘之纶如实回答。

    “那好,我组织人手,问一下他们的去向。”

    杨承应说道:“如果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