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雄狮》

第五百二十二回 誓师(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三月初,广宁下了一场下雨,而后艳阳高照。

    点将台两侧,身强体壮的士卒擂起了战鼓。

    咚咚咚……的鼓声落入每个即将出征的士兵耳中。

    身着御赐官服的杨承应,领着监军太监胡良辅、监军文官崔呈秀等人出现在点将台。

    孟乔芳领着第一师的将士代表伫立在点将台下,安静如山。

    擂鼓声停下。

    杨承应面朝将士,朗声道:“将士们,你们将代表辽东军远征山东,平定那里的叛乱。

    山东不比辽东,当地百姓受叛军残害,对我们抱有敌意。

    我们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忘了辽东军纪律。”

    说罢,扭头看了一眼鲍承先。

    鲍承先掌管士兵的赏罚,当即上前,拿出写在纸上的辽东军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高声诵读。

    “闻鼓不进,闻金不退,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

    每一声都清楚的传到将士代表的耳中。

    其他没有参与誓师大会的将士,都由鲍承先委派的其他将领当众宣读。

    其实这些军纪条例,每个士兵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当众宣读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是走程序,增加庄重感。

    私下里,负责宣传的士兵早已把军纪改编成了顺口溜。

    等鲍承先宣读完毕退下,杨承应上前。

    在他身后,出现了两面崭新的旗帜。

    以往的旗帜都已国号,将领的官职和姓等构成,这两面旗帜却没有这些。

    其中一杆在贴着旗杆的方向有一行小字:大明辽东镇。

    在小字的左侧,则是斗大的三个字——第一师。

    另一面旗帜,则只有两个字——狼牙!

    “你们本是大明的百姓,为抵御鞑子损失惨重。而今你们获得新生,将带着辽东军的荣誉远征。”

    杨承应朗声道:“今天,这两面旗帜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珍惜荣誉,为山东百姓带去安宁!”

    “授旗!”祖泽洪扯着嗓子喊。

    孟乔芳和马光远上前。

    根据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踏上点将台的时候,两人转身同时高声喊道:“杀敌,立功!”

    “杀敌,立功!”

    其他士卒跟着一起喊。

    “杀敌,立功!”

    没参会的士卒也跟着喊。

    喊声中,杨承应亲自把两面旗帜分别给孟乔芳和马光远。

    杨承应又把圣旨交给孟乔芳:“你原是关内将领,应该知道那里面的事。只要不违反军纪,其他的事我只当没听见。”

    “谢大帅信任,末将定不辱使命。”

    孟乔芳左手擎着圣旨,右手拿着旗帜走下点将台。

    马光远跟在他身后,把旗帜摇了两下,在士卒的欢呼声中走下点将台。

    孟乔芳把旗帜交给护旗,圣旨交给监军刘之纶。

    然后,和参谋长霍维华等人一起,向点将台鞠躬行礼。

    众人上马。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左转!

    出发!”

    随着孟乔芳一声令下,士卒踏着矫健的步伐,整齐划一的从点将台前走过,奔赴远方。

    大军行进是不可能这样走的。

    出了点将台,参会士卒就脱下甲胄,各自回到原来的部队。

    哨骑在前,骑兵团在左右两翼,步兵团护着炮兵团。

    两万随军民夫肩挑背扛,操作马车,跟随在后。

    队伍浩浩荡荡,这引起了不少百姓在路边的围观。

    “这就是传说中的辽东军第一师吗?好吓人,火器都不少。”

    “是啊。听说山东有叛军,他们是去剿灭。”

    “唉,当兵的要是能吃口饱饭,谁愿意反叛朝廷,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世道乱得很,有人单纯为了自己的野心。”

    “唉,希望不要烧到辽东。我们好不容易过上太平日子,不想再逃难。”

    “不要怕,有大帅保护我们。你看,金州都太平多少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