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3章 煌煌大明,光芒普照大地!大赦天下,从朕而终!(4/10)

臣只看自己一亩三分地,根本不在乎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

    等等!

    胡濙是想用军事扩张,来消弭科举舞弊案对文官带来的影响。

    这个老东西,一肚子坏水。

    “老太傅先请起。”

    朱祁钰让人把地图搬来:“老太傅,如何看?”

    “老臣同意,国朝边境线北移!”

    胡濙慢慢站起来,指着地图说:“老臣以为,重设开平卫,可将此帖木儿骑兵安置在开平。”

    “辽东的边境线也可往北推,推到潢河,修建城池。”

    “可是,今年的钱粮恐怕不够了。”

    “等明年开春吧,老臣便支持陛下,北征鞑靼,把边境线推到潢河去,以潢河水为边境,屯兵驻守。”

    胡濙也是无奈之举。

    科举舞弊案,让隐藏在水下的势力,浮出水面。

    绝不能让皇帝深查。

    这也是在保护皇帝。

    所以,他愿意推边境线为由,把一些人打发出京,等风头过了,再回来便是。

    这是两全其美之法。

    皇帝想做永乐皇帝,那就成全他,等到皇帝百年之后,再放弃也没什么,大明也不是没做过。

    “推到潢河去?”

    朱祁钰登时眼睛一亮:“您说能守住吗?”

    “只要大明肯守,自然是能守住的。”

    朱祁钰一听,来了兴趣。

    走下丹陛,站在地图前:“那就干脆,把朵颜三卫之地也拿下,推到兴安岭去!您看如何?”

    胡濙能说不吗?

    现在您就说推到捕鱼儿海去,他也没有意见。

    “可沿途要建造城池,修驰道,移民、征兵戍守,教化异族,恐怕要投入海量的银子,这……”

    陛下您得寸进尺了啊。

    我们上哪弄钱去呀!

    “陛下,您擅长理财,钱的方面只能您多多费心了。”胡濙坚决不掏钱。

    朱祁钰的脸却阴沉下来:“内帑也空虚,朕也没辙。”

    “朕近来读太宗实录。”

    “朕也想学太宗皇帝征召钱粮的办法。”

    “毕竟朕所做之事,是为了国朝,扩大疆域,而非朕一人之功!”

    “干脆,就摊派下去。”

    “让民间自集,征不上钱粮的粮长统统诛族!”

    “老太傅您怎么看?”

    胡濙闭上眼睛,满脸绝望:“陛下这是杀鸡取卵啊!”

    “朕也不是没做过!”

    朱祁钰目光灼灼:“反正朕没儿子,朕的心思只能放在功业上。”

    “否则等朕驾崩了,被移出太庙。”

    “后人都不知道还有朕这样一个皇帝呢。”

    “诸卿,你们说对不对啊?”

    嘶!

    朝臣倒吸冷气,该死的张瑾,为什么咒骂皇帝无子呢!

    这回好了。

    皇帝就拿没儿子做筏子,折磨朝臣。

    “陛下龙体康健,必能诞下龙嗣!”诸卿叩拜。

    “你们这话被太子听去,等朕驾崩了,你们恐怕都得被清算。”朱祁钰得意大笑。

    这皇帝像是个小孩子。

    但是,皇帝的意思是,疆域往外推,钱粮朝臣来凑,走户部的账,内帑不管。

    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响。

    “陛下不可轻言生死!”

    叶盛高声道:“陛下乃臣子们的君父,陛下在,臣等方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请陛下保全龙体!”

    诸卿跟进,纷纷劝谏皇帝保重龙体。

    “诸卿的忠心,朕看在眼里。”

    “但天下士绅的忠心,朕却没看到。”

    “就让天下士绅,每家出一百两银子,供应北方,你们看如何?”

    皇帝这是怀疑,士绅才是那股势力的背后。

    所以小惩大诫。

    也在投石问路,看看这些士绅,会不会因为一百两银子,让朕暴毙呢?

    “陛下,银子可罚,但微臣担心这笔银子会被士绅转嫁给百姓。”耿九畴道。

    “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