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0章 你个皇帝的心思坏得很,一句话都不能信(8/9)



    根本不把海西诸寇放在眼里。

    其实,成华朝之后,还有海寇,就是西海以西的番人掠边,经常袭扰甘肃,困扰大明半个时代。

    这个时代还没有。

    在朝堂眼里,天下最强的是瓦剌,第二是鞑靼,大明算是第三位的。

    海西诸藩,就是肥羊。

    旦夕可平。

    “邢国公,佛教也非我华夏本土教。”

    “也是舶来教。”

    “但在我华夏生根发芽多年,已经成为我华夏之教。”

    “若我朝愿意用时间,自然也能令喇嘛教和回回教,变成我华夏之教。”

    胡濙笑道:“天下教派,没有对错,只看朝堂怎么用。”

    “用得好,那就是无上之教。”

    “用得不好,只是执政者水平差劲而已。”

    这是实话。

    于谦也点头,表示同意。

    能化土为汉、化胡为汉,怎么不能化外教为本教呢?

    佛教,就是最好的例子。

    “就依老太傅之意,明年开春,踏平海西!”朱祁钰决定了。

    “陛下,明年不行!”

    胡濙却道:“一来玉米三宝种子不够,无法播种去海西;”

    “二来,甘肃需要准备时间,需要摸清敌方情况;”

    “三来,宗录司也需要时间钻研其教义;”

    “四来,则是需要往甘肃移民,用汉民充塞,才可以保证甘肃不丢。”

    “只要甘肃在手,海西就逃不出我大明的手掌心。”

    朱祁钰空欢喜一场。

    “罢了,就定在后年吧。”

    “陈友已经迫不及待了,海西一仗,就让陈友去打。”

    “说回宗录司。”

    朱祁钰道:“其他,就是土人的教派,土人信仰各异,朝堂也要重视,派人去学,然后改良。”

    朝臣点头。

    以前朝堂是看不上两广云贵闽这等边陲之地的。

    但皇帝一心开拓两广。

    “天下僧道,聚集汉地的太多了。”

    “明年开始,天下各城,只允许一座寺庙、一座道观,可以建得雄伟。”

    “多余的,全都迁去边陲之地。”

    “甘、宁、辽、热、两广、云、贵、闽,建一座城,就入驻一座寺庙、一座道观,僧道去传播佛道。”

    “还有儒家。”

    “朕打算让孟氏从主宗里分出一支来,去广西。”

    “如今广西靖平,尚为空虚,需要孟氏填充。”

    同样在山东的孟氏。

    命运早就注定了,要去填充西宁。

    等明年西宁大城修完,就要去了。

    中枢会建一座庞大的庙宇,供奉孟圣人!

    将孟圣人之道,传去海西。

    如今皇帝又改注意了,把孟氏拆分一支,去广西。

    西孟和南孟就此形成。

    其实从太祖皇帝开始,就讨厌孟子。

    全因孟子那句“民贵君轻”。

    太祖皇帝和孟氏怄气,逼着孟氏修改了孟子,否则孟子被设为禁书,还不许供奉孟子。

    和煊赫的孔氏相比,孟氏就显得是受气包了。

    “年后朕就会传旨,孟氏也学孔氏一般,拆分出无数房来,填充天下各城。”

    朱祁钰认真道:“儒教才是朝堂安身立命的根本,绝不能断绝!”

    “朕不能看到,任何一座城池,文脉稀薄,甚至断绝!”

    “决不允许!”

    朝臣叩拜:“陛下圣明!”

    没人敢忤逆皇帝。

    皇帝对拆分孔孟,决心已定,不容更改。

    “马上就十二月了,快过年了。”

    谈完正事,朱祁钰笑着问:“诸卿可有备年货呀?”

    “陛下,距离年关还远着呢。”

    “臣等都不是京师人,家眷都在老家呢。”

    “过年也和往年一样,冷冷清清的。”王竑笑着说,也十分无奈。

    “今年三十下午,朕和你们一起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