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关羽、张飞、程昱、张辽、张郃、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诸葛恪、邓艾、杜预、陶侃、羊祜、王濬、谢玄、杜元凯、王猛、慕容恪、石勒、冉闵、祖逖、拓跋珪、慕容垂、宇文宪、韦孝宽、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陈庆之、檀道济、韦睿、刘牢之、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张须陀、长孙晟、李靖、李勣、李孝恭、苏定方、尉迟恭、裴行俭、秦琼和侯君集、论钦陵、郭子仪、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张仁亶、郭元振、李晟、薛仁贵、刘仁轨、黑齿常之、契苾何力、高仙芝、张巡、李愬、李存勖、李存孝、王彦章、杨行密、岳飞、曹彬、狄青、韩世忠、吴玠、耶律休哥、萧挞凛、完颜陈和尚、木华黎、速不台、者勒蔑、旭烈兀、扩廓帖木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邓愈、沐英、朱能、张辅、郑和、于谦。
修订之后,武将一共128人。
肯定有很多名将,应该入庙,却没有入庙,后续还可继续修正。
“八座主殿,就有八个主位。”
“朕以为,文庙主殿里,张良、诸葛亮是能坐主殿的。”
“武庙里,韩信、岳飞、李靖、卫青可坐主殿。”
武庙里,空位太少,李勣和徐达也是能争一争的,吴起、孙武、白起、乐毅表示不服,关羽、张辽、周瑜也想坐一坐,苏定方、常遇春深表不服。
文庙里,就显得不相上下了。
毕竟对治国的评价,是很主观的事情,战争胜败战果如何是很客观的,一眼便知。
“陛下,老臣以为,萧何也可坐一主殿。”
胡濙缓缓开口:“房玄龄、杜如晦也可二选一。”
他上去的时候,挨着姚广孝也不错。
于谦就难受了,挨着郑和。
“文天祥如何?”朱祁钰问。
胡濙却道:“陛下,文天祥流传千古的是精神,而非政绩,老臣以为房玄龄更合适。”
文庙四主殿主位也定下来:张良、诸葛亮、萧何、房玄龄。
耶律楚材吃了辅佐蒙古的亏,否则他坐主殿,绰绰有余。
霍光、荀彧、杜如晦、姚崇、苏绰表示不服,包拯、文天祥也想坐一坐主殿,李善长、胡惟庸也想翻身。
“圣殿该供奉谁呢?”
姚夔却道:“陛下,老臣以为宜少不宜多,左供孔圣,右供姜圣即可。”
这话引起朝臣的赞同。
“那孟圣该在何处呢?”白圭问。
别看朱家人不喜欢孟子,但孟圣是要供奉的,像颜回、曾参、子思、荀况则不供奉?
那影响可就大了,估计会被天下读书人骂到吐血。
这圣殿既然建立了,就要传承千年的。
哪怕是改朝换代,也是要继续供奉的,供奉不知道要几千年,岂能把儒学宗师踢出去?
姚夔坐蜡了,他脱口而出,结果犯了大忌讳。
只能求救于皇帝。
“姚卿失言了。”
“但既然是圣殿,就不是谁都能入殿称圣的。”
朱祁钰帮他找补:“朕以为,供至圣孔圣和亚圣孟圣,如其他儒学圣人,不供神像,只供牌位,列于文圣之侧。”
得把圣人搞得多多的,毕竟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朕以为,以后称圣者,都可入圣殿,但只能供牌位,不供金身,除非其人功绩,超过至圣先师,超过武成王姜太公。”
在儒教里,是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的。
论打仗,好像真的没人超过姜子牙。
“陛下圣明。”
朝臣觉得这个办法,能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倘若不供颜回等人,可就把儒家得罪惨了。
所以都要供。
以后谁想进,得和这几位掰一掰手腕了。
然后就是帝王庙了。
帝王庙的标准也不能太高,若按照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的标准定,能入庙的寥寥无几。
“朕以为当从黄帝始,历朝历代开国君主,有作为的中兴之君,都有资格入庙!”
废话,要是不加中兴之君,那么他朱祁钰怎么入庙?
“朕打算设九殿九坛。”
“正中央为黄帝殿,陪祀三皇五帝神位、神像,黄帝居中,左右为燧人、伏羲、女娲、神农、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