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76章 年富破敌,盖世功成,大治可期,皇帝慧眼(1.7万大章)(11/14)

昏时,自然就钻出了大山。

    休整两日后,年富才慢悠悠往北走。

    沿途收拢流民,辨别贼寇,该杀该留,干净利落。

    “老师,流民越来越少,说明被贼寇卷走了。”

    在年富的调教下,边镛水平直线提升。

    “没错。”

    年富道:“这几天,我军大概收降十万流民左右。”

    “原本有三十万人,饿死五六万。”

    “而贼寇精华应该有三万人,被为师杀死一万余,还剩下两万。”

    “他们卷着十万流民往北走……”

    “呵呵!只会加速他们的灭亡!”

    没错。

    贼寇要是聪明的话,应该抛弃流民。

    流民没武器时人畜无害,没饿疯时也无伤大雅,当流民饿疯了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贼寇露出獠牙。

    “老师,万一那些贼寇埋伏在前面,想用发疯的流民对付我军呢?”边镛细思极恐。

    若贼寇驱动饿疯了的流民,等明军进入圈套,就放流民出来撕咬。

    这是一场博弈。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输赢。

    “所以为师一路很慢,和刚入大别山时候完全不同。”

    年富抚须道:“刚入大别山时,一路急行军,目的是端了贼军的营盘。”

    “现在,为师担心进入陷阱,故意拖延时间。”

    “纵然有放跑贼寇之嫌,但起码我军不会犯错。”

    “如此拉锯战之中,只有先犯错的一方,才会败,我军不犯错,就永远不会败。”

    “我军沿途各关都有充足的粮草供养,有医者随军,有病者可随时送入关城里救治,已经落于不败之地。”

    “只要等着对方犯错,我军就会大获全胜,以最微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战功。”

    年富用兵谨慎。

    他和欧信完全是两个风格,都是两个极端。

    欧信用兵,大刀阔斧,身先士卒,颇有几分快意恩仇之意。

    然而年富用兵,如乌龟一样慢腾腾的,谨慎之又谨慎,我永远不犯错,就等着对手犯错。

    边镛学到了,用兵就要当乌龟。

    “老师,我军已经十胜无负,也不能松懈吗?”

    边镛毕竟年轻,想浪一把。

    谁不想当一次英雄呢?

    “克振,你要永远记住。”

    “在你骄傲的时候,哪怕是十胜无败,你也一定会摔跟头。”

    年富认真道:“兵者诡道也。”

    “打仗绝非看纸面实力,历史上有多少以少胜多的战役?”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骄兵必败。”

    “记住了,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有任何松懈,更不许出现任何粗忽的失误。”

    “只要在战场上,任何失误,都可能是致命的。”

    “为师还要告诉你一句话,虽说慈不掌兵,但统兵当仁,你为一军主将,就要为兵卒负责,尽量保全兵卒性命。”

    “但求有功,不求有过。”

    “这样兵卒才会拥护你,才会愿意为你卖命。”

    “而你,才能借着兵卒之威,获得战功。”

    “切记为师这句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哪怕战功唾手可得,也要三思而后行,要为自己的兵卒负责,谁的命都只有一条,一定要三思再三思。”

    边镛行礼。

    不是谁都是名将的!

    但按照年富的打法,只要活得久,一定能当名将。

    诸葛亮、司马懿为什么能入庙,他们打仗可不如关羽那样威震华夏,但这两个人哪个取得的历史地位不比关羽高?

    靠的就是谨慎!

    保证自己不犯错,等待对手犯错,等对手犯错的时候,一击必杀。

    这才是兵法!

    年富走一路,讲一路。

    边镛获益匪浅。

    然而,在大城关和九里关中间。

    一批人跪在道路中间。

    本以为是流民呢。

    结果靠近才发现,一个叼着草棍,躺在石头上晒太阳的家伙,头上枕着很多刀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