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78章 杀穿士族,倭寇犯边!会说汉话者为汉!(1.35万)(5/11)

r>
    边永在信中写道,因为雨季,安南道路泥泞难走,根本无法联络方瑛、夏埙,无法做出决断,只能走海路送信,求中枢指示。

    信件的最后几句话是,安南权臣正在决定,该迎立谁做皇帝。

    “安南局势,烈火烹油啊。”

    朱祁钰沉吟道:“可大明远在万里,最近的方瑛,却碍于道路,无法和边永联系。”

    “就算中枢议出对策来,送到安南,怕是也没什么用。”

    “局势瞬息万变,还是让边永走一步看一步吧。”

    您既然不打算管,那诏我们来干什么呀?

    于谦重病初愈,脸色尚有几分苍白,缓缓道:“陛下,边永之意,其实是问,中枢可否愿意遥控安南局势?”

    “朕没兴趣,朕要么就实控,要么就不闻不问。”朱祁钰懒得当什么天朝上国的皇帝,他就想当成吉思汗。

    于谦颔首:“国朝能趁机实控安南北部,也是好事。”

    “打下容易,控制难呀。”耿九畴并不乐观。

    朱祁钰笑了笑,不愿讨论:“诸卿,安南之事交给方瑛、夏埙、边永便是,中枢不必理会。”

    “朕诏诸卿来,主要有两件事。”

    “其一,是西北问题,舒良、寇深、原杰给朕上了奏章,说是气候恶劣,建造速度慢,而且粮食难以为继。”

    “原杰的意思是,暂且维持原样,等玉米三宝培育成功后,再行移民。”

    朱祁钰说着,让人把密奏找出来,给朝臣看。

    “寇深正在建设甘肃,甘肃收容了来自西边的人口,这些人口和咱们长得似乎有些区别,寇深说走在甘肃路上,仿佛是身处西域,并非大明。”

    “而甘肃生态薄弱,承载不了过多人口,朕已经令北直隶、山西移民一些过去了,太多反而养不活。”

    “阁部便停止往甘肃、宁夏移民吧。”

    “往热河、辽宁移。”

    朝臣逐一阅览,都在琢磨,皇帝说这番话的深意是什么?

    胡濙却点破谜团:“陛下,您是看上哈密了吧?”

    朱祁钰一愣,旋即哈哈大笑:“真的什么都瞒不过老太傅,甘肃贫瘠,但哈密并不贫瘠呀。”

    “咱们可以把人口移去哈密。”

    “哈密如此孱弱,大明再不收,可就太可惜了。”

    那哈密人呢?

    朝臣没问,心中有数了。

    您是打算用来修驰道啊。

    “哈密国小又富裕,而今年又没有大仗,朝中却养着两百多万兵卒,没有仗打,怎么能行?”

    朱祁钰道:“朕打算请陈友老将军领兵,收复哈密!”

    这是朱祁钰答应他的。

    让他去收复自己的家乡,并以家乡地给他封爵。

    朝臣没反对,也没赞成。

    全都陷入深思。

    “陛下要打到什么程度?”胡濙问。

    “吞并其国,变成汉地。”

    胡濙翻个白眼,问的是这个吗?问的是百姓如何安置?

    哈密是弱国,给陈友三万骑兵,三个月就能收复哈密。

    若是也收其民,那么年底就可以尽收哈密之地,想必哈密不会怎么抵挡,会望风而降。

    倘若皇帝想把哈密人变成奴隶,起码需要三年时间,而且大明倍失人心。

    “嘿嘿。”

    朱祁钰干笑起来:“朕也是仁善君主,哈密百姓也是人呀。”

    “但寇深说了,他们和咱们长得不一样呀!”

    胡濙翻个白眼,您别往寇深头上扣帽子行不行?

    寇深的密奏里,根本就没这句话!

    朝臣都看过了,确定没有!

    “古人皆说,长相一致为一族,哪怕有些许偏差,也可勉强视为一族。”

    朱祁钰笑道:“可若是长相大相径庭,如何强说一族呢?”

    和汉人长相酷似的,只有朝鲜、倭国,甚至安南人,长得和大明人都不一样。

    于谦却道:“陛下,说汉话者皆为中华!”

    “您看陈友将军,他是西域之人,容貌和吾等确实不一样,但您能说他不是汉人吗?”

    “陛下,可知太祖皇帝如何打下天下的吗?”

    朱祁钰还真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