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方瑛,此刻进入了安南王都,河内。
河内,被正式改名为交州,暂时为交趾省治所。
而王宫,方瑛可不敢乱入,毕竟那里住过安南王,他不是钟会,也不想当邓艾。
他占用一处府衙,征辟为交趾督抚府。
本来繁华的王都,满目疮痍,他入城第一件事,竟然是灭火,稳定治安。
而安南百姓则哭嚎着跟明军乞粮。
“真够狠的呀!”
方瑛咋舌:“用王都的百姓,延缓我军脚步。”
“总督大人,有人想掘了红河堤口,水淹交州!”高瑞匆匆进来,幸好明军带着水师,把这伙人抓了。
方瑛算见识到了,搞政治的人比搞军事的还狠。
“高瑞,我军中有多少粮食?”方瑛问。
“回大人,咱们轻装简行南下,没带太多粮食。”高瑞不解。
方瑛却在斟酌:“若掘开河口,把交州给灌了呢?”
“大人万万不可呀!这交州是交趾省的治所,重建的话要花很多钱啊!”
高瑞不懂,这些安南百姓才是祸害呢。
若喂不饱他们,他们不会恨安南王的,只会恨大明。
再说了,这些人背叛过大明一次!
谁敢说没有第二次呢?
方瑛摆摆手:“去将徐先生请来。”
徐先生,就是徐正。
他被方瑛留在身边参知政事。
其实,是为了方便统计河内的户籍,可是名册、地册等珍贵文件,都被丁列带走了。
徐正正在接手这个烂摊子,手中的人员明显不够用。
急匆匆赶来:“总督,有何事?”
“徐先生,安南抛弃了百座城池,百姓嗷嗷待哺,可我军军粮不多,需要从国内转运,本督想掘开河口,水淹交州。”
徐正并不惊讶,而是在沉吟:“下官粗略估计,这河内百姓有七十万。”
“而且,以前的安南王(黎濬)大建宫殿,又有三十多万壮丁在河内各城,”
“还有大批大批的流民,大明要养活二百万张嘴呀。”
徐正也头疼,这些人养着,会养出仇来的。
“是啊,若这些人造反,咱们可就陷入战争泥潭了!”方瑛是永绝后患。
就像攻占安南北面城池似的,把安南百姓全都赶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去。
徐正道:“淹了河内一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徐先生的意思是?”方瑛有点惊恐,屠了二百万人?
“屠!”
徐正道:“丁列退得匆匆,留在河内的财货很多。”
“只要收集起来,足够咱们重建安南中部了。”
“而且,不屠如何干净啊?”
“若我是丁列,临走之前,一定会埋下大批暗探,给大明搞破坏。”
“攻下一座城池容易,但想治理难啊。”
“屠!”
徐正目光坚定:“想长治久安,必须屠!”
反而作为将领的方瑛有点踌躇:“不如抓一批奴隶回大明……”
“不能走漏风声,先屠了!剩下的抓去当奴隶便是!”
徐正认真道:“南和侯不愿承担骂名,我徐正来担!”
不愧是敢和皇帝顶缸的人,做事真够绝的。
方瑛下令!
屠城!
安南百姓也是倒霉,被自己的王抛弃了,本以为大明天兵来了,还能活下去的。
结果,忽然之间,城门关闭。
明军亮出屠刀,开始屠城!
在河南的夏埙,收到屠城令,他微微摇头,这等小事,轮不到紫电军动手,让广西兵做即可。
他负责追着丁列的屁股揍。
一路追击到马江江畔,丁列钻进清化城里,西、南的安南军全都赶往清化汇合,安南军暴增到51万人。
黎思诚宣布迁都清化。
清化也做过安南首都的,就相当于大明的南京。
夏埙驻守在河北岸的边山,和清化遥遥相望。
之所以停止渡河。
因为紫电军发生疫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