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03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挝一指之地,剑指真腊!(3/9)

鞑靼骑兵不适应气候拉肚子,军中带足医者,正在边山治疗,没有酿成瘟疫。

    一路追击,丁列从17万大军,暴跌到14万。

    战死七千人,丢了一万三千人,有一万人投降大明。

    广西军正在不封刀的屠杀。

    整个安南中部,犹如修罗地狱。

    方瑛也率精锐南下,驻扎在马江上游回春。

    试图过河,安南军半渡击之,击退了方瑛的先遣部队。

    方瑛并不在意,他不断派兵渡河。

    以强势姿态过河。

    然而,安南军在马江南岸设下陷阱,五十余万大军摆开大阵,杀得方瑛大败。

    方瑛被迫返回回春。

    “此战不可力敌。”

    徐正建言献策:“兵不在多,安南军若只有十几万,反而能和我军势均力敌。”

    “如今他们有五十多万人,必然分成各个派系。”

    “人心乱了,兵力再多也没用。”

    “我们要等,等待机会,定能各个击破。”

    方瑛虽败,也就丢下两三千尸体罢了。

    他三十万大军南下,如今损失也就五千多人,战果却是喜人的。

    反倒是紫电军,多少有点窝囊,没打出名头,怕是下一个月发军饷的时候,中枢有的闹的。

    “而且,安南做主的是丁列,而非安南王,必然有人不服丁列的发号施令。”

    徐正道:“咱们只要静待机会,一定能找出破绽。”

    方瑛请夏埙来商讨,如何南下。

    夏埙骑快马过来。

    “总督大人,这仗怕是要进入僵持期了。”

    夏埙认为,此时南下,是徒耗兵力,不如见好就收。

    “陛下严旨,今年务必收复交趾。”

    方瑛也清楚,安南军南下并未受到多少损失,三万人,对安南军来说九牛一毛。

    “只能向陛下禀明,暂时不可力敌,陛下不会怪罪我们的。”

    夏埙直言不讳:“南和侯,我军当迅速消化交趾北部,大肆移入汉民进来,尽快恢复秩序。”

    屠杀令,要持续一个月。

    广西狼兵撒出去二十万,所有缴获归狼兵,但严禁自相残杀,自相残杀者诛族。

    如果不给缴获,让狼兵屠杀,傻子才去杀人呢。

    狼兵也惜命,谁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去杀人啊,这样屠杀,不就是为了钱吗?

    大明在这一点上,特别讲信用,绝不会贪占兵卒用命拼来的钱。

    甚至,狼兵战死,钱也会发给家眷,一分不会差。

    所以,屠杀才能顺利进行。

    “唉。”方瑛还想一战封公呢。

    “南和侯,我军在和安南军僵持,却可以西进,向老挝借地,直接通往暹罗。”

    夏埙和方瑛都收到内阁严旨,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必须打通和暹罗的陆地交通。

    只要再往南打,就到了老挝狭窄地段,完全可以借一块地,和暹罗接壤。

    现在的老挝,是澜沧王朝,就是南掌。

    其疆域皆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起长山山脉(今老挝与越南界山),西连勐闰(今泰北)、勐素(今泰中北),南接真腊(今柬埔寨),北抵勐泐(西双版纳)。

    如今在位的是查伽帕,澜沧第十二代国王。

    现在的澜沧,正是鼎盛时期,也是老挝历史上,有名的大一统王朝。

    和中国接壤的国家,凡是华夏鼎盛期,他们也进入稳定期,而华夏内乱,这些国家也跟着乱。

    “借地还是西征啊?”方瑛忍俊不禁。

    夏埙却摇摇头:“现在不是西征的时候,最好是借地,当然了,我大军正在老挝边上,也看看老挝的反应。”

    “好,本督这就派使臣出使老挝。”

    徐正自告奋勇去出使,却遭到方瑛的拒绝。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双方划江而治。

    清化,却进入激烈的政治斗争,安南上下皆认为丁列无能,导致安南丢了北方疆土。

    一直装死的黎思诚,忽然联络各军,诛杀丁列。

    夏埙撒出夜不收,盯着清化的一举一动,忽然清化谨守城门,大军摆在南岸,谨防明军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