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34章 回銮,日新月异的大明!中学为本,融以西学!(3/12)

  于谦觉得这弟子眼皮子浅,不会来事。

    “讲武堂二期生周玺,也给他兵力五千。”

    周玺更优秀,今年还不足二十岁呢。

    他父亲是开平卫指挥使,因为有战功,所以荫子入讲武堂,结果这个家伙可了不得,二期生里最优秀的几个人,比王信还厉害。

    于谦也想收周玺为徒,奈何方瑛提前动手了,把周玺收入囊中,也是真心教导,作为方瑛的衣钵传人教导。

    一万人,这也不够啊。

    于谦又罗列了几个名字,平江伯儿子陈锐、成安伯郭昂等人,各领兵五千,合计三万。

    他这回可不敢随便把三万人交给一个人了,损失也太大了。

    “老师,那满刺加对大明甚是不恭,干脆屠了吧。”王信小声问。

    于谦都愣了一下,这个学生平时算老实的。

    不成想,也是个不省心的。

    “三万人,屠一国?你能做到?”于谦问他。

    王信低下头,听说陶鲁和许宁可发家了,他家境一般,想当顶级权贵,得有钱呀。

    再说了,皇帝爱屠城,屠城的将军都会升官,他也想。

    “如今正是打仗的关键时候,不是占领满刺加的时候,只要让满刺加内乱,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于谦没说不屠,只说现在不是时候。

    被梁珤搞得,以后屠杀可不容易了,那些人往山里面钻,开山伐木难度系数太高,而派人去种地,山里的人肯定会出来破坏,这些地方以后可就难了。

    他倒是有点想法,却觉得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先让这些地方乱去吧。

    十一月初。

    船队浩浩荡荡出发,梁珤已经占据了葡萄牙马六甲的地盘,还是打了几仗,大明血厚,没几艘船死几千人都无所谓。

    船队分三路,一路去暹罗,一路去缅甸,一路去满刺加。

    于谦预计,雨季来临之前,让诸国乱起来,起码让他们不能干涉大明建设新益州,下一个旱季,就把战争推到他国领土上去。

    郭登、李震各带兵十万,浩浩荡荡离开。

    王伟、林聪负责运送物资。

    23万大军离开,于谦只剩下十八万大军了。

    负责防卫新益州,别看数字不少,但原驻军十一万,打了大半年的仗,兵力疲惫,这些人该轮休了。

    可战之兵,也就七万人。

    于谦却十分淡定,一边打仗,还一边给讲武堂、国子监、翰林院带来的学生将军,其中还有不少太监,也跟着听。

    他用兵法汇编的内容,给大家讲解战略战术。

    从容不迫的指挥战争,打得联军满头包。

    这么大规模调动军队,肯定瞒不住诸国,但大明是以势压人,以强兵压强敌。

    新益州东边,和西边全然不同。

    战火远没有烧到这边来。

    雨季刚过,就投入新益州的建设之中,这个雨季也着实难熬,饱一顿饿一顿,好歹算挺过来了。

    统计出来的,死了二十几万人。

    然后就开始搞建设。

    交趾那边,已经把树木都给伐了,成片成片的热带雨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橄榄树、椰子树、甘蔗、茶园等树木。

    战争和交趾不挨边。

    这边就是建设、造娃,建设、造娃。

    内地的货品也卖到这边来了,交趾的特色也在内地畅销,自然是橄榄油了。

    在景泰十二年初,举办了乡试,中枢还设置了西南榜,把交趾、益州、广西、贵州、云南、四川、乌斯贜划为西南榜。

    百姓生活已经步入正轨,家家都有奴隶驱使,日子过得不好不坏。

    对皇帝的怨恨,也消解了一些。

    而朱祁钰,从九月中旬离开南京,在十月末抵达河北,已经天寒地冻了,然后走沥青驰道回京师。

    十一月中旬,朱祁钰在京畿转了一圈后,回到京师。

    满朝百官,在城外跪迎。

    离京两年两个月的皇帝,终于回来了。

    “这京师真是大变样啊!”

    进了紫禁城,紫禁城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的了,乾清宫里,烧得是暖气片,里面温暖如春。

    京师里,商业繁荣,叫卖声绵延不绝,各样商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