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繁华已经不输南京了。
朱祁钰兴致很高:“朕一路走来,每个城市都不一样了!”
“姚夔,你是有大功的!”
景泰十二年,沥青驰道又有大发展。
之前的三条路,继续延长。
又新增了从京师通往辽宁、通往陕西和通往山东的三条主动脉。
“老臣不敢居功,皆是陛下圣恩。”姚夔满脸得意。
这修路之功,足够他姚夔进入文庙了!
每一块地方,地形都不一样,要修通一条路,可能要架桥、要开山、要环山、要跨过农田、城池等等,是漫长而繁复的。
姚夔能用两年,把沥青路修成这样,绝对是大功臣。
造价确实高了一点,但这两年修路,也就死了三十万人,汉人死的人数不超过一千。
修得这么快,也得益于采油技术提高,油田勘探成功,多开采了几个油田。
“朕说有大功劳,就有大功劳!”
朱祁钰笑道:“朕出京时,就说过两年内,把北直隶修通,就已经很难得了。”
“可你在两年内,修通了通往辽宁、热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的路。”
“朕亲自走过,路途好走,距离大大缩短。”
“其中困难,朕是知道的呀。”
就这一句话,让姚夔热泪盈眶。
他这么卖力,不就是想当首辅嘛!
“起来。”
见他又跪下,朱祁钰把他拉起来,似笑非笑道:“但银子可没少花呀,就这些路,花了两亿多两啊。”
姚夔脸色一垮,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不是贵,而是非常贵!
除了朱祁钰这个皇帝,别人都修不起的。
“老臣有罪,请陛下责罚!”姚夔吓得发抖。
“哈哈哈!”
朱祁钰大笑,又把他拉起来:“你不是有罪,是有大功!”
“银子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把路修好了,中枢和各地的距离也就缩短了,政通人和,首先得路通啊。”
“再说了。”
“十年回本,剩下的九十年不就是赚的嘛!”
朱祁钰见姚夔都要哭了,忍俊不禁:“你可真不禁逗,朕两年没见你,跟你开开玩笑,就要尿裤子了?”
有您这样开玩笑的吗?
姚夔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不敢说话。
这皇帝可不好伺候。
“传旨,姚夔修路有大功于朝,加封姚夔少保,加文勋正二品正治上卿。”
朱祁钰笑道:“满意了?”
姚夔是哭笑不得,皇帝去了一次南京,怎么变得这么顽皮呢?
朱祁钰看了一眼朝臣:“你们看朕这是什么眼神啊?朕跟姚卿玩笑两句而已。”
“修沥青路的事,姚卿就都担负起来。”
“继续修,加大力度修!全国都修!全国必须连通道路!”
“在地方发现了几个油田,正在采油呢,先把从南京到北京的路修好。”
“然后修去交趾的路,去云南的路!最后修到乌斯贜上去!”
“陕西不错呀,左鼎到任后,继承了刘广衡的遗志,先把路修好,再开发地方经济,又提纯出了汽油,还想用石油制作衣服,做的真好啊。”
“各地督抚,都让朕很满意。”
朱祁钰环视诸卿,两年不见,都没有老态,肃然道:“刘广衡去世,打朕一个措手不及。”
“朕真想去扇他两个耳光,为什么不好好保重身体呢!”
“朕还想着,去昆仑山封禅的时候,把你们都带上,刘广衡却先一步离开了。”
说到这里,朱祁钰微微叹了口气:“你们,给朕好好活着,小病大治,不得马虎。”
朝臣顿觉心里暖和。
“朕不在京的两年多,苦了你们了。”
朱祁钰道:“但朕看到了你们的政绩,心里是既开心又心酸啊。”
“中枢稳定,地方和谐,才能众志成城,扛过今年的旱灾。”
景泰十二年旱灾,波及十几个省份。
好在中枢有备用粮,皇帝又从印度购买一批粮食进来,才勉强扛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