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听的,他们爹娘都嫌他们吃得多,还没用。”
“朝廷征上来,最少要养几年才能上战场。”
这时代营养跟不上,长得慢,老得快。
“而且,十六七岁的孩子,是最不服管教的年纪,天不怕地不怕,到了军中也会惹事。”
李贤认为,这样的兵不是好兵。
朱祁钰笑了起来:“李卿,你说说,这次征兵,为了什么呀?”
“自然是开垦婆罗洲和吕宋……”
猛地,李贤怔住了,旋即跪在地上:“陛下说的是呀,不服管教的,才能在当地吃得开。”
嘴说征兵,其实是移民。
好勇斗狠、人憎狗嫌的年纪,绝对是最好的移民对象。
婆罗洲和吕宋,和交益不一样,这俩地方屠了,什么人都能移过去,但婆罗洲不一样,都钻进山里了,没事给明人一击,派去正规军是牛刀小用,派生瓜蛋子去,正合适。
等他们得到了生存空间,刚好年纪上来了,被社会毒打之后就服管教了,这些人就是最好的移民对象。
“陛下妙计。”
“家中老二,在家中地位本就低。”
“又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憋着一股劲儿的时候。”
“而民间有灾害,百姓不够吃,老二被征走,反而能养活小的,民间抵触情绪肯定小。”
余子俊笑道:“再者,这些人在家中没地位,吃不着好的,到了军中,稍加教化,肯定想拼出一番天地来。”
家中老二最尴尬,老大能继承家业,小儿子得全家喜爱,中间就尴尬了。
这些都是好兵。
“但是陛下,士绅家的次子也征吗?”余子俊觉得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祁钰也略微沉吟:“征,不一定都要上战场,也需要识文断字的,毕竟婆罗洲拿下来,是要治理的。”
耿九畴却咧嘴心疼:“陛下呀,征千万兵,先给安家费,又给一个月军饷,您这是不过了呀!”
“别心疼钱,也别叫苦。”
“以后这些人,就是新婆罗洲的百姓,是要为大明开疆拓土的。”
“婆罗洲肯定有很多妇人,让他们随便娶纳,若不够,就从别的国家买一批过来。”
“多多建立学校,让他们的孩子参加科举。”
“耿卿,你还哭穷?户部今年可没少收入啊。”
一提国库收入,朝臣都忍不住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去年财政收入高达2300万,本以为今年能达到3000万,就是大喜了。
结果,今年还没过完呢,就达到了4700万!
超过5000万肯定没问题了。
主要构成是商税和关税。
完全低估了关税收入,开海之后,无数商贾下海经商,也间接导致,大明范围内所有属国的外贸崩溃。
以前属国,像暹罗、吕宋、满刺加的商贸,卖的都是大明商品,以前大明闭关锁国,富了他们。
现在大明开海了,不但开海,还不断探索海洋,这就吸引了大批商旅来大明直接贸易,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自然贸易额激增了。
还有一点,就是大明鼓励南木北运,加强南北沟通,彼此融合,这才有了商税、关税的井喷。
李秉还想说,财部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可能要超过5500万,还有可能更多。
“陛下,有钱也不能霍霍吧,有了这笔钱,修缮黄河的进度也能加快,今年又征召了一批人,把辽宁的河道修缮一遍。”
耿九畴脸上藏不住笑容,有钱腰杆就硬。
唯一遗憾的就是,财部分走了户部的一部分权柄,这让他很不爽。
马昂笑道:“陛下,修缮全国河道的工程,又能缩短两年。”
朱祁钰对进度十分满意。
“所以呀,征兵就多掏一点,内帑和户部都不差这点银子,这两年都有灾,百姓日子不好过。”
征兵的事,也就定下来了。
明年雨季之后,投入婆罗洲和吕宋。
“马昂,工部设计的城池,真不错。”
朱祁钰在京畿转了一圈,对城池的修建赞不绝口。
北京城,已经从原来的内城,多出了四个外城,外城又扩出四个外城,面积翻了十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