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59章 文化根源大挪移,世界的都是大明的(2/9)

 其实建一个篮球场真不贵,就两个篮架的事,划一块土地,立两个篮架,抹一块水泥地。

    足球场也不贵,足球场还要加一个跑道,同样不贵呀。

    室内的肯定贵,但现在的大明,室内花钱的体育馆肯定没人玩,室外的多好,免费玩的人又多。

    “老臣觉得可以。”

    姚夔哼了一声:“达则兼济天下,商人赚了钱,就该顾念家乡,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天经地义。”

    “陛下出了这些球场,中枢也不含糊,老臣觉得,中枢也出资一万块,一样建一百个球场。”

    项忠快瞪死这老头了,不掏你的钱,你充什么大爷!

    “还是姚卿大方,看看你项忠,伱当户部尚书几年啊,怎么变成守财奴了呢!”

    朱祁钰笑道:“户部不用建篮球和足球场了,建排球场。”

    “陛下,户部的家不好当啊。”项忠又来诉苦。

    朱祁钰赶紧打住:“等有了合适的尚书人选,朕就换个人,成不?”

    项忠是不愿意当大明的家。

    他愿意当首辅。

    姚夔岁数太大了,他几乎不上早朝,只上大朝会,而且支撑不了四五个小时。

    首辅之位,竞争最激烈的是王文、王竑、朱英和他项忠。

    王复因为没有地方当督抚的经验,所以应该当不上首辅,皇帝离不开王复,所以耽搁了王复去督抚地方的机会,估计等姚夔去了,王复就要去地方了。

    只是王文和王竑,此二人功劳极大,又是皇帝最重要的心腹,当初姚夔捡漏,因为王文没回京。

    如今姚夔不行了,应该是王文继任。

    而王文岁数也不小了,当上首辅,估计也当不了几年。

    他等得起。

    其实皇帝是想让王文当这个户部尚书的,奈何王文喜欢吏部,就在吏部和陈文制衡。

    陈文近两年身体不好,今年冬天又去了三亚疗养,所以是由王文秉政。

    皇帝倒是雨露均沾,都让当当首辅。

    “话说回来,朕搞联赛,就是要繁荣民间体育行业。”

    “还要办明运会,让世界来参加。”

    “既然要搞联赛,就不止三大球,棒球、台球、摔跤、拳击、马球、武术都能搞联赛嘛。”

    “建了场地,就不能闲着。”

    “现在,民间百姓兜里有钱,愿意为娱乐付费,那么就得听从百姓的民声,为百姓做事。”

    哪个百姓想玩三大球了?

    朝臣翻白眼,就是您想玩,觉得在宫中无聊,不喜欢听戏,所以搞体育,娱乐自己。

    天下人都知道,您不喜欢听戏,喜欢看舞台剧。

    这两年写了很多狗血剧本,拿出来让人演。

    “今年财政收入再上新高。”

    “这是好事,但同样的,也说明民间商业高度发达。”

    朱祁钰话锋一转:“方才姚卿说的好啊,达则兼济天下,如今民间富户极多,朕觉得应该为家乡做一份贡献了。”

    朝臣微微一愣,皇帝又搞什么幺蛾子?

    “朕打算,从景泰三十年开始,民间推行六年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读满六年书!”

    “朕知道,很多家庭供不起这些孩子读书。”

    “这不就让商贾出钱嘛,民间大商贾每年拿出利润的20%,放在当地教育行业,用作教育支出。”

    “六年教育,家庭出三年教育支出,后三年,则全部由教育支出来供应。”

    “无论男孩女孩,必须读满六年书,并拿到结业证。”

    “尤其是女孩,必须读书。”

    朝臣一听,这是好事啊。

    教育的国家的根本大计,而中枢能出的教育支出并不多,而且主要用作科举支出,基层教育支出是分润不了多少的。

    有商贾掏钱办教育,再好不过。

    “陛下,商贾性贪婪,未必愿意支持国家大计吧?”王竑阴恻恻开口。

    王竑外号王砍头。

    李贤死后,本该由他继任首辅的,但姚夔功劳太大了,大明沥青路遍布全国,可以说姚夔是最大的功劳。

    所以,姚夔当首辅,他有意见也得忍着。

    这几年,他也想明白了,皇帝是想让所有重臣都当一遍首辅,他也有机会,只要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