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0章 休假和产业链,两医之争和发展问题(7/7)

乌斯贜旅游厉害呀,随着火车线路的开凿,乌斯贜旅游未来会成为西南旅游一大亮点。

    青海就不行了,想看沙漠人家去西域,想看古城还去西域,想去草原人家去宁夏。

    发展这么多年,总人口才200万,这几年净流出70万人,剩下一百多万人。

    在漫无边际的大戈壁上生活。

    老皇帝曾经提出一个构想,把青海的山都给平了,拿去填海,把青海变成平原。

    凭借中华江的优势,青海会成为真正的塞外江南。

    可现在的科技水平是没办法实现的。

    皇帝想刨了贵州的山,运到渤海湾去做新山,结果到现在,才刨开几座山啊?

    难度巨大巨大的。

    通电之后可能好一点。

    但是,随着气候专家对气候的充分了解,极有可能会联名上书,阻拦正在进行的工程。

    因为破坏环境,就存在着强烈的不确定性。

    万一搞得人类灭绝呢?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对于把青海挖成平原,中枢也论述过,得花多少钱啊?

    青海绵延的都是山脉,挖平需要的代价太大。

    还有一点,会造成气候不可逆的影响。

    而为了一些耕地,就冒着毁掉地球的风险,中枢上下是反对的,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

    以前是农业时代,能种地就行,像中华江的开辟,和种地息息相关。

    现在进入了工业时代。

    种一百万亩地,都不如一个工厂创造的价值更大。

    冒着巨大风险,挖平青海,就显得得不偿失了,青海人完全可以出来做生意嘛,兰州拉面做的不挺好嘛。

    出来打工,只要吃苦耐劳,绝对能吃一碗饱饭。

    老皇帝却并没彻底打消这个念头。

    因为价高兴安岭,会让大明放弃庞大的北面疆土,大明需要从内地找补回来,两座海湾也不够大明土地刚需。

    他就打主意去了青海。

    青海和西域,如果都打造成顶级绿洲,成为第二个东北,成为西北的鱼米之乡。

    关键石头有地方用啊,填平海湾,加高山脉都需要石头。

    挖平贵州的难度太大了。

    等一等科技发展。

    挖平青海的难度,要比贵州简单一点,这件事老皇帝就不停提出来,他这辈子可能办不到了,他希望太孙能办成。

    (本章完)

.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