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5章 改革本质,大明能统治世界的真实原因(3/9)



    甚至,在藩国征战,很多人留在藩国当地主了,什么好日子没有?为什么要造反?

    造反的反而是土著!

    明军杀了还立功,还有钱赚!

    每年军费支出都是无比庞大的,这笔钱老皇帝从来没省过,还鼓励军中踊跃杀敌,该封爵封爵,该世袭世袭。

    就说大明底层士兵,一天一个鸡蛋,一斤肉,二斤米,偶尔给半斤牛奶或羊奶,战时加餐,每月军饷拿2000块,所有缴获四六分账,士兵拿六成。

    优秀士兵则被遴选进入武学学习,出来的都是底层军官。

    中层军官最差的也是世袭,好一点的都能得个封爵。

    那些投降的士兵,吃上明军的饭,眼泪都能出来,别说军饷了,饭都吃不饱呢。

    就这待遇,哪个国家能负担得起。

    就光吃,大明花的钱,就赶上德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十年军费了。

    老皇帝不但不差吃,还不断发补贴。

    军户,军人的家眷,年节假日都有补贴。

    以前军户代表着社会低下,现在军户代表着人上人,老皇帝不停提高军户的社会地位。

    军户买房子有补贴,住房有补贴,供暖有补贴,得病有补贴,找工作优先考虑军户,等等等。

    军官就别说,军官的小日子过得更舒坦,谁家不住小洋楼,谁家没几个妾室,谁家没个几百万。

    所以,大军在外,不会造反的。

    想哗变都没机会,一个是底层兵卒不会跟着造反,第二个则是各军中掺杂着藩国军队,旁边还有藩国虎视眈眈做监督。

    谁敢造反?

    这就是老皇帝的底气。

    老皇帝看似改革,看似把大明搅得一团糟,其实什么都没变!

    改变的是世界!改变的是别的国家!

    这也是老皇帝皇位稳如泰山,这也是他想要禅让,天下人反对的根本原因!

    因为太子做不到!

    太子对阶级固化十分不满,太子对军中大手大脚花钱十分不满,太子对藩国对大明的态度很不满!

    这些他都摆在明面上了!

    可他有改变的能力吗?

    没有的!

    老皇帝为何能把皇位做得稳如磐石?

    为什么他能活这么大岁数,没人暗害他?

    正常来说,像皇帝这种养尊处优的人,活个七八十岁太正常了,可为什么大明皇帝都短寿?

    因为换一个皇帝,对天下人都有益处。

    因为新皇登基,有人就有从龙之功。

    但景泰朝,却没有这一说。

    所有利益集团都在担心老皇帝死了,而那些非利益集团,连接触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这也是阶级固化的唯一好处。

    最好玩的是,朱祁钰死了,对天下人一点好处都没有!

    是对天下人都没好处!

    对既得利益集团,太子登基还会容忍他们吗?对底层军卒,太子登基后军费还会这么大方吗?对天下百姓,大明还会如此宽容吗?

    所以,朱祁钰两个小时被请脉一次,不止他自己怕死,满朝公卿,天下百姓都怕他死!

    不止太医给皇帝请脉,满朝文武学医的,都跑进养心殿给皇帝请脉。

    为什么?

    他活一天,大家就安全一天,日子就好过一天。

    一旦太子登基,现有的规则是要打得稀巴烂的!

    而且太子没有重塑规则的能力,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只会让大明混乱!

    所以天下人怕老皇帝死啊。

    满朝文武,那些犟老头,像王恕、马文升、余子俊、杨信、李瑾等这些连太子都不鸟的老头,隔三差五就往养心殿里跑,被老爷子随便骂,他们还乐呵呵的。

    他们都八九十岁了,纵然有君臣情分,为什么还贱兮兮的过来挨骂?

    不就是看看老皇帝身体嘛!

    因为老皇帝的生命,牵连着不止是一个家族,而是千千万万个家族。

    像杨信,他的女儿都嫁给了皇子,有的外孙还是藩国太子呢,而他本人在费尔干纳盆地里,有着巨大的军政影响力。

    他压根就不鸟太子,哪次早朝都称病。

    然后贱兮兮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