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5章 改革本质,大明能统治世界的真实原因(4/9)

来养心殿挨骂。

    老皇帝骂他比骂儿子还难听,但杨信就甘之如饴,还说等老皇帝去了,他也跟着去。

    为什么?

    因为太子做不到老皇帝对杨家的毫不保留的信任!

    看他儿子就知道了,他三个儿子,按理说国公之子该执掌京营的,可太子愣是不用。

    杨信也不鸟他,不用就拉倒,反正我家的公爵又丢不了。

    一代名将不是猪狗,他也有脾气。

    为何景泰朝名将井喷,国公就封了二十几个,为什么?

    因为老皇帝敢用,敢信任。

    杨信当年打了多少次败仗?老皇帝只是骂他,贬斥他了吗?没有,名将就是从败仗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就这份信任,太子就没有。

    像王恕,允文允武,是顶级的将才,顶级的名相之才,前几年执掌兵部,近两年执掌吏部。

    可太子秉政后,逐渐架空他,开始启用新人。

    这让老臣寒心啊。

    如果王恕有错,也可以。

    但王恕没过错啊,王恕的能力眼光当世一流,这样的人,是朝中的中流砥柱,有他坐镇,能省去多少事啊。

    可太子不信他。

    再看看老皇帝,连姚夔、商辂、彭时都能信任,连朱永、朱仪都能重用。

    而且,老皇帝为了不让臣子寒心,紧着年龄大的先当首辅,死后极尽哀荣。

    这就是老皇帝和太子的巨大不同!

    老皇帝念旧情。

    老臣子愿意给朱家效力。

    因为值得。

    确实,老臣观念陈旧迂腐,但治国可不是激进就能治理好的,就需要老臣这份定力,才能治理好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

    看看景泰朝,站在高位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头。

    哪个不是年少时发奋读书,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绝世天才,又经过四五十年的官场磨练,最终才站在最高位置,宰执天下。

    所以,景泰朝开疆拓土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国家照样正常运转,照样很少出错。

    即便是绝顶天才,也不是年轻时就能执掌这样一个庞大帝国的。

    年轻人总有棱角,总缺乏忍耐力。

    只有这种把人生活通透的老头,才能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种老贼才能把好大明的船舵。

    老皇帝就相信这些老贼。

    太子就不信。

    只有老皇帝在时,朝野上下才能极致的发挥出个人才能。

    老皇帝是个从不喧宾夺主的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他的信条。

    太子却不这样,优柔寡断,反复踌躇。

    老皇帝也只是中人之姿,却干成了千古一帝,靠的就是信任,他让臣子们极尽发挥个人才能,所以才有这千古盛世。

    所以,天下人是不想让老皇帝死!

    是天下人!

    藩国百姓也不希望!

    为何大明能占领世界?

    因为明军能打吗?还是因为大明有钱?

    都不是!

    原因是老皇帝对藩国源源不断的支持!

    以明军的战斗力,确实能够占领世界,但仅仅殖民而已,封过去的藩王,也只是被同化罢了。

    看看后世,被殖民几百年,最后不还是独立了嘛。

    不还是人家的人,恢复独立了嘛。

    甚至,他们还对原来的殖民者进行软殖民,他们的人开始侵吞原殖民者自己的国家,法国全都被染黑了,不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嘛。

    大明靠武力,也就是这样殖民的。

    抢个几百年,最后也会被赶出去的,只剩下无休止的恨。

    大明却没有。

    把世界各地慢慢经营成了大明净土。

    不是朱祁钰的儿子们优秀!

    而是,老皇帝给他们源源不断的支持!

    哪个藩国不是吞金兽?

    清理土著,移民过去,那是说说就有的吗?

    都是花钱的!

    清理土著,不是一年两年就完事的,哪个国家不是大明帮着清理十几年,自己再清理十几年,这要花多少钱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