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实心眼的。
杨信又来宫中请安了。
路上碰见太子,潦草见礼后,便钻进养心殿了。
“你这老东西,等朕没了,你杨家不好过啊。”朱祁钰免了他的礼。
“嘿,儿孙自有儿孙福,反正臣是一定要随您去的,去地下老臣还能拱卫您左右。”
杨信笑哈哈道:“陛下,老臣寻得一个拳谱,老臣打您给看。”
“你这身子骨自己注意点吧。”
杨信拍拍自己的胸脯说:“老臣尚且能吃一条羊腿,身体好得很。”
他特别喜欢武侠,然后就迷上了武侠。
天天在家练拳。
别看杨信是天下名将,其实他不会武功。
老了才开始练武。
毕竟打仗不靠勇武,要靠脑子,大明勇将有多是,当代项羽、吕布都很多的,但用脑子打仗的将才也就上千员,杨信是其中的佼佼者。
“文实,朕打算建一座紫光阁。”
朱祁钰摆摆手让他坐下:“西汉有麒麟阁、东汉有云台阁、宋代有昭勋阁,大唐有凌烟阁,朕想建一座紫光阁。”
“为朕出生入死的将军们,为朕治理大明的文臣们,朕想为他们绘制画像,列入紫光阁之中。”
紫光阁是正德建造的。
杨信眼睛一亮:“陛下,那排名吗?臣能排第几?”
“当然排名了,你想列第几?”朱祁钰笑眯眯问。
“嘿嘿,越往前越好呗。”
杨信坏笑道:“有些已经死了的,都给他们往后排,反正他们也不能跳出棺材板骂我,哈哈哈!”
朱祁钰跟着大笑:“你个老东西,跑这来天天给朕解闷,不累吗?”
杨信却正色地跪在地上:“若无陛下,臣不过区区一走卒,是陛下于万军之中捡拔老臣,之后又是陛下您处处信任老臣,才让老臣得以封国公之位。”
“其实以老臣的才能,不过一个伯爵罢了。”
“是您愿意重用老臣,给老臣机会,才有了今日之功。”
“莫说天天给您解闷儿,就是您天天割老臣的肉,老臣都甘之如饴,只要老臣能动弹一天,老臣就日日来养心殿侍奉您!”
杨信使劲磕头,泪珠嫣然。
朱祁钰感动道:“那你也不用故意和太子交恶,来换取朕的欢心,你也得为后人想想。”
“老臣并非故意交恶,而是太子不肯用老臣!”
杨信正色道:“前朝国公中,老臣资历最老,当执掌京营,拱卫陛下。”
“可太子任近非贤,老臣又非他嫡系,热脸贴冷屁股也无甚意趣。”
“反正老臣就等着侍奉完您,便追随您而去,别无他念。”
“你呀。”朱祁钰拍拍他的头,让他起来。
“让你几个庶孙去藩国吧。”
杨信还要说什么。
朱祁钰忽然正色道:“这是朕的旨意。”
“老臣遵旨!”杨信眼泪止不住。
这就是他效忠的主子。
他不会因为自己和他儿子关系不睦,就偏袒儿子,就开始对付他这样的老臣子。
反而会给他孙子找一条康庄大路。
他六个女儿,有三个分别嫁给了郑王朱见渚、沈王朱见浒、宁王朱见淮,所以他的孙子们去投奔姑父,未来也不会差的。
再说了,三王继藩,作为三个王妃的母族,他可是没少做政治投资。
他也可以把孙子送过去。
但和老皇帝下圣旨,是两个概念。
他杨信送过去,那是投靠亲戚,地位未必多高,但老皇帝下圣旨,那就是大明派来的将军,你藩国得重用。
“你十七岁就在北京保卫战中崭露头角,是朕亲手提拔的你,你拱卫朕一辈子了,是朕最信任的人啊。”
朱祁钰拉着他:“你的国公不是朕赐的,而是你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杨信内心感动。
谁不愿意被人承认自己的辉煌历史。
他杨信这辈子最大的战功,就是收复费尔干纳盆地,让大明彻底控制咸海。
“朕看你身子骨还不错。”
朱祁钰认真道:“朕最后交给你一项任务,能完成吗?”
杨信脸色微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