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14章 鱼和熊掌想兼得的老皇帝(6/8)

有车辆、行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纵然这样,车祸率也居高不下。

    这年头都骑自行车,喝多了也骑,晚饭必有酒,全世界都这样,不喝两口浑身难受。

    幸好,饮酒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四十岁以上人群,四十岁以下人群,对酒精感兴趣远不如可乐和咖啡。

    最有意思的是,景泰六十年,朝廷又倡导少喝饮料,饮料对身体不好。

    结果,导致一百多家饮料企业股价血崩。

    从那之后,朝廷是什么都不敢说了。

    因为这些企业中,要么是国企要么是皇企,就说饮料吧,宫中投资了一百多家饮料厂,很多饮料配方掌握在老皇帝手里。

    你现在来一句饮料有害,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嘛。

    但这东西就是,报道是一回事,老百姓相信是一回事,照常买又是另外一回事。

    都知道吸烟不好,为什么要吸烟呢?

    都知道喝饮料不好,为什么要喝饮料呢?

    都知道在外面吃不干净,为什么在外面吃呢?

    习惯啊!

    这种习惯是极为可怕的,而且人都有侥幸心理,喝饮料会死,但可能死的不是我呀,所以我喝没事。

    股价崩不崩,跟老百姓关系不大。

    操心的那些富商。

    景泰五十八年,老皇帝将一家饮料厂,总部迁到贵阳来,想给贵阳再增加一条腿走路。

    其实,贵州的罐头厂一直做的不错。

    贵州气候适合种植水果,前些年一直在种,可近几年健康专家总说罐头不健康,该多吃鲜果,导致全世界罐头行业整体没落。

    纵然有火车了,鲜果运输也是很困难的。

    真想运输出去卖,就得上点科技,保鲜剂、防腐剂、保水剂走一波,反正能保鲜,能不能保命就不知道了。

    这世界总不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快,这种鲜果就出现在各大市场上,包括北方勒拿省这样的边疆省,都能吃上贵州的水果。

    罐头行业倒了,果蔬种植业攀上了新高峰。

    贵州就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可是,贵州山路不便,交通不畅,铁路运输漫长且运费较高,很快果蔬第一大省的名头,就被山东抢走了。

    山东成为供应整个北方的瓜果蔬菜基地,而且越做越大。

    搞得第一个吃到螃蟹的贵州人,都跑去山东打工了,去山东搞瓜果种植了。

    受限于地理环境,贵州终究无法发展起来。

    朱厚煐在贵阳呆了十几天,他去看了集市、看了商场、又走访了居民区,最后得到一个寂寞。

    都是被人安排好的。

    真百姓一个没见到。

    他的路线,该离开贵阳,去水西府。

    而他忽然转道,北上去播州府,治所遵义。

    播州府,是景泰朝撤宣慰司,改为府的,前几年被划入重庆,之后又被划回贵州。

    习酒,就出自播州府。

    截止到今年,播州府在籍人数760万人,常住人口仅有510万人,作为三省通衢,播州要比其他府经济强上一点的。

    朱厚煐刚到播州府,屁股没坐热,立刻杀回贵阳。

    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他见到了贵阳真正百姓。

    纵然没了解到什么,但他不喜欢被人操纵的感觉。

    在贵阳多住了一天,才去播州府,去遵义。

    作为播州府府治,朝廷在遵义投资了煤厂、铝厂等传统矿产,这是一座以旅游为主的小城市。

    朱厚煐匆匆考察,匆匆离开,前往黔西。

    他骑了水西马,便离开黔西,按照行程,他该北上去重庆,去四川,从四川南下去云南。

    可他更改了行程,直接南下去云南。

    可是,路上他接到了朱见漭的电话,让他立刻去重庆,不许更改行程。

    行程都是确定好的,路上都有人保护。

    一旦更改,全盘计划都要改,纵然能查到什么,万一朱厚煐被害,产生的政治影响更大。

    所以,朱厚煐乘坐火车去重庆。

    四川盆地,被拆分成两个省后,经济实力终究被沿海强省稳压一头,如果两省能够合并为一,整块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