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第725章 先诛雍闿,后杀士燮(1/4)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诸葛亮亲率大军攻破秦臧县后,仅仅略作休整,就继续步步紧逼。

    七天之后,随着时间进入腊月下旬,诸葛亮的军队,也逼近了滇池县最后的门户连然。

    连然是一座比秦臧县还小、也更难守住的县城。同时雍闿的部队,死守连然的战意和决心,也远没有守秦臧县那么强。

    因为秦臧县好歹还濒临着仆水的一条支流,有大河可以依托。而仆水就是后世的红河,能一路流淌到下游的交趾郡治龙编县(今越南首都河内)。

    所以雍闿之前如果死守住了秦臧县的话,他原本是有机会拖到士燮的援军沿着仆水逆流而上、再转入支流,水路跟他会师的。

    丢了秦臧县,就意味着士燮的援军虽然还是能赶来,但却没法全程走水路了。最后在靠近滇池盆地之前,就得被迫弃船登岸,翻几座山到滇池盆地,跟雍闿会合。否则雍闿和士燮就只能各自为战,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也会大增。

    既然城池更难守,士兵的战意和决心也没那么强,连然县拖住诸葛亮大军的时间,自然也更短。

    前后连行军带休整,仅仅只用了五天,诸葛亮就再次突破了连然,并且歼敌数千。整个过程没什么可说的,敌我强弱相差太悬殊了,不值得水字。

    腊月二十六这天,诸葛亮攻克连然,然后继续马不停蹄进逼,二十九日这天,抵达雍闿的老巢滇池县。

    雍闿这次没有逃跑,而是亲自率军死守滇池县,决定就在这里分个生死——虽然理论上,他只要继续往东边大山里逃,还是有退路的。但再往东退的话,他就不可能等到士燮的援军会师了。

    士燮的援军弃船改翻山走陆路,在建宁郡境内是走不了多远的。翻两道山到滇池盆地会师,已经是士家军的极限了,雍闿再跑,士燮就不陪他玩了。

    雍闿只能指望,死守城池,稍稍消耗诸葛亮一阵,等诸葛亮兵疲意沮,锐气稍挫时,正好能拖到开春天气回暖、气象环境对北方来的士兵不利。

    然后士燮的援军一赶到,自己就和士燮里应外合,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反击,把诸葛亮击退。

    而诸葛亮在抵达滇池县后,确认雍闿并没有继续跑的意思,而是选择了死守,他也就不急了。

    反正诸葛亮千里而来,中间还有相当部分的山路,不可能随军携带攻城武器的,连预制的零件都带不了。

    所有攻城器械,都得伐木砍竹,现场打造。而滇池县作为雍闿的老巢,防御坚固程度好歹也是至今为止,南中各城里最强的。

    这里至少有一条护城河,是引滇池之水形成的。攻城方要想进攻此城,就得先安排推土车填河,这就需要不少时间。

    而且护城河前后还有部署额外的陷坑,城墙的高度,也难得地超过了两丈——在中原,两丈多高的城墙根本就不算什么,长安、雒阳、郿坞这样的堡垒,城墙高、厚都是超过七丈的。

    但是在南中,两到三丈的城墙,已经是郡治级别的了。

    之前那些城池可能指望用飞梯、撞木就攻破,到了这里怎么也得上云梯、冲车才行。如果要确保万无一失,花上大半个月打造葛公车也不是不行。

    考虑到这场攻坚战不可能在年前结束,诸葛亮也就不赶时间了。

    他只是吩咐将士们,先把城北方向彻底围住,而且还分兵堵住了滇池县通往北方各县的几个山谷道口,确保彻底隔绝雍闿和北边各部的联络。

    匆匆做完这两步,至少也花了两天的时间,算算日子,竟已是建安十六年的正月了。

    于是,诸葛亮还很仁慈地宣布给士兵们加餐,放松每天砍伐竹木、打造云梯和葛公车的工作量要求,让士兵们能安歇几天,过个好年。

    张任、周泰听到这条命令时,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度去找诸葛亮确认。

    “令君为何允许将士们这般松懈?大战当前,哪里还顾得上让将士们过年歇息?”

    诸葛亮却坚持如此:“当然要歇息,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歇息,要让城内的雍闿也知道我们歇息了。

    宣布这项命令之前,你们先去闹出一些动静来,再让人散播消息,说是有将士思乡、又水土不服,所以军中才有吵闹。

    我们是为了照顾军心,才不得不屈服、同意放缓进度的。说到底,这还是诱敌骄敌之计的一部分,要让雍闿看到待援夹击的希望。”

    张任、周泰这才恍然,领受了这条命令。

    张任临走之前,还灵光一闪,想到一计变招,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