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营区遁逃,鄂焕依然没杀到多少人,只能继续放火。
而等他鼓起勇气,想往更深处的后排纵深敌营冲杀时,很快就发现汉军已经彻底组织起来了。他的部下还没靠近营墙,就被强弓硬弩的交叉火力射得苦不堪言,只好赶紧退回。
饶是如此,还是付出了不少伤亡。
鄂焕知道已经没机会再扩大战果,就果断撤退,汉军黑暗中不辨来敌多少,也没敢深追。鄂焕逃回城墙西北角,按照接应暗号,再有城上放下绳索和梯子,接应他们爬回墙上——
第一批逃回来的士兵,包括鄂焕这样的将领,当然还是要靠绳索拉上墙的,雍闿的守城兵也不敢直接放下梯子。
得确认是自己人,身份没有问题,才会放下梯子来。梯子的通过性比绳索好太多,可以短时间内撤很多人,这样也避免了被汉军追杀。
这一夜,鄂焕也不知道杀伤了多少汉军士兵,他麾下的精锐死伤也不算少,但看起来声势打得很不错,
黑夜中火光冲天,三片营区数百个帐篷都被烧了,还有一批半成品甚至成品攻城武器和辎重车辆。
鄂焕回到城内,把这个战果大致向雍闿汇报了一下,雍闿非常得意,也愈发看到了和士燮夹击打崩诸葛亮的希望。
“哈哈,诸葛亮好大名声,原来也不过如此。北兵来了南中,果然不能适应此间水土气候,多生疾病。
以至于诸葛亮这样的人,都压不住军心,得给士卒歇息、犒劳。明明在战时,还想着让士卒过年!却是合该诸葛亮的英名,折在我们建宁郡!”
雍闿这番话,倒也未必是他自己内心真就完全如此想,更多是说出来鼓舞士气的。
但他有了实打实地战果打底,此前质疑的声音几乎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大家都只能顺着他的意思说。
……
雍闿就这样被诸葛亮的骄兵之计捧着,又过了十余日,眼看到了正月下旬。
诸葛亮那边的攻城云梯车,终于都造好了,还有几辆葛公车,也能在十日之内确保完工。
其他壕桥、冲车,甚至少数几辆提供瞭望压制用途的井阑,也都打造齐备。
这些日子里,靠着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诸葛亮把滇池县北部的护城河,也填埋出了好几个缺口,足以让云梯直接从坚实的地面上通过、一直推到城墙根下。
正月二十日这天,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后,首先对滇池县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城。
诸葛亮用到的好几样攻城武器,都是雍闿此前没见过的——就算见过,至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比如那两辆望楼井阑和云梯车,高度都比雍闿之前见过的更高。
这样的技术流攻势,瞬间给了雍闿极大的压力,他在第一天的守城中,就不得不把嫡系精锐都派上城墙堵口,跟汉军鏖战,才勉强撑住。
但这么干,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因为只要雍闿不上自己的亲信嫡系,只指望孟获等被他裹挟的蛮王上阵,那么孟获很有可能就堵不住口子。
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死忠于雍闿的嫡系士兵,损失速度还远超那些蛮部夷帅。一天打下来,雍闿对各部的控制力,无形就下降了一截。
雍闿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肯定不行,自己必须想个办法,让那些蛮王夷帅的兵马当先锋当炮灰,去跟诸葛亮消耗,然后他自己的嫡系主力负责摘桃子捡战果。
否则他就算击退了诸葛亮,也只会为人作嫁,便宜了孟获等人,到时候他剩下的嫡系武力,也不足以彻底掌控建宁郡了。
好在,诸葛亮的第一次攻城,似乎只是试探性的。
诸葛亮本人因为过于“精益求精”,在初次攻城后,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便觉得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之后,再展开后续的全面强攻。
为此,诸葛亮还让人悄悄放出风声,表示会再等几天,等葛公车完工再战,到时候,必然能一战就攻破滇池县!
雍闿得知这个消息后,愈发焦急,整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南边却有好消息传来。
正月下旬的一天,有使者通过汉军围三缺一留下的南门,冲到城下报信。雍闿立刻派人接应上城,反复确认,终于得知是士燮的援军抵达了。
“府君!交趾士府君的援军到了!而且是士府君的两个弟弟士壹、士统兵,总计集结了交趾郡主力兵马两万之多来援!还有沿途裹挟劝诱的蛮兵无算!”
士燮这种偏远地区的诸侯,能号召两万人来助战,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士燮也很清楚,如果这次不能帮助雍闿击退诸葛亮,他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